□重庆日报记者何春阳王亚同
11月29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4个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72元,同比增长7.8%,增速分别较全市、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0.7、0.2个百分点。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介绍,在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方面,重庆农村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发展差距、脱贫群众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1312个,已解决1293个,占比99%。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辍学学生、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子女辍学保持动态“双清零”。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率、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率、4种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管理率均为100%,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今年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计划5759户,已开工5394户、占比94%;批复农村供水保障工程718处,已开工695处,完工409处(含续建)。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每年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动员各级帮扶干部10.6万人,对全市680余万农户2100余万人进行走访排查,排查解决各类问题点5000余个。
同时,我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行“一县一策”精准支持,量身定制支持山区库区17个区县发展方案和政策举措。支持彭水、酉阳、城口、巫溪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累计倾斜安排衔接补助资金62.9亿元。深化“一区两群”协作帮扶,主城都市区21个区及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结对帮扶渝东北、渝东南17区县,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
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防止返贫的根本措施。当前,重庆正在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出台《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黄金十条”支持政策,设立百亿级产业生态基金。引导脱贫区县形成“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产业帮扶基地5.6万个,特色产业覆盖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深入打造“渝创兴农”等服务品牌,建成就业帮扶车间542个,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就业规模稳定在79万人左右,就业率居全国前列。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占比达90%、超过10万元的村占比达70%,6163个村实现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