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360期 >2023-11-27编印

大足非遗·时光记忆
刊发日期:2023-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首届“火烧龙”旅游文化节现场。(资料图) 新渝报记者瞿波蒋世勇摄

大足区首届“火烧龙”旅游文化节现场。(资料图) 新渝报记者瞿波蒋世勇摄

李永强展示髹漆工艺。

李永强展示髹漆工艺。

杨永德正在打磨算珠。

杨永德正在打磨算珠。

杨世谷演奏竹筒号。

杨世谷演奏竹筒号。

  

□新渝报记者毛双
  前不久,大足区公布了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9个项目入选。其中,不乏像竹筒号、漆器髹饰、穿珠算盘等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传统文化。
  近日,为了探寻时光流转中的珍贵积淀与创造,记者走访了部分非遗传承人,通过他们的故事,走近那些曾经惊艳了时光的非遗文化,拾起那些被遗忘的文化记忆。

万人空巷只为“铁水金花”
  今年正月初六,中敖镇加福社区“故里·火龙湾”人山人海,大足区首届“火烧龙”旅游文化节在这里举行。当晚,传统的打铁水表演再次在中敖镇上演。
  中敖是著名的火龙之乡,历来过年便有“火烧龙”的习俗。每逢“火烧龙”活动,打铁水都是压轴环节。转洞村村民唐帮树祖上几代人都会打铁水。从14岁开始,他就跟着家人表演打铁水。
  每次打铁水,唐帮树都会提前备好火炉、生铁块、炭精罐、鼓风机、火钳、焦炭等工具,将装满生铁块的炭精罐放进炉火中,待加热40多分钟,在1500度的高温中,铁完全融化。
  演出开始前,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纷纷赶来。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唐帮树和队员们赤膊上阵,身上涂满桐油,他们用铁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再用特制的木板用力拍打,散落的铁水在漆黑的夜空好似灿烂的烟花。
  后来,“火烧龙”表演渐渐被作为节目搬上了舞台,受场地的限制,表演进行了改良,打铁水环节也被更加方便的“烟花”代替。没有了演出邀请,唐帮树再也没有表演过打铁水。
  2011年,中敖火龙被列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这项非遗,中敖镇在加福社区修建了“故里·火龙湾”,为中敖火龙表演提供了专门的表演场地。
  去年腊月,大足区开始筹备首届“火烧龙”旅游文化节,“故里·火龙湾”一个月后迎来首场大型演出。唐帮树收到了打铁水的表演邀请,而此时距离上次表演已过去了20多年。
  再次表演打铁水,唐帮树既紧张又兴奋。除了召回以前和自己一起打铁水的老朋友,还叫上了儿子唐家兵。
  唐家兵是中敖镇转洞村党支部书记,尽管从小看爷爷、爸爸打铁水,但他没有实操经验。演出前的一个月,唐家兵隔三差五就跟着唐帮树一起练打铁水。
  一个月后的正月初六,“火烧龙”表演正式开始。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爆竹声、欢呼声,一条“巨龙”仿佛腾云驾雾,在火海中穿行而来,数十名壮汉赤膊上阵,奋力托举“龙身”,穿梭打转,时而喷发火焰,场面十分壮观。
  在火烧龙表演的最后,唐帮树和儿子唐家兵将火炉中融化的铁水舀出,抛打至夜空中,犹如漫天星光,欢呼声响彻云霄。
  今年10月,中敖打铁水制作技艺被列入大足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帮树和唐家兵作为非遗传承人,决心将这项技艺传承发扬下去。
  “今后我希望发动村民参与到打铁水表演中,让这项非遗被更多人认识和喜欢。”唐家兵说。

传承创新中绽放“大漆”之美
  在大足区南门桥广场附近的一家门市里,摆放着多把朱黑色的中式木椅,不同于一般的椅子,这些椅子是大足城南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李永强用髹漆工艺制作而成。
  “与一般的椅子相比,这种用髹漆工艺制作的椅子更加防潮耐用、生态环保。”李永强说,髹漆工艺使用的天然漆,也被称为大漆,是一种呈羽状复叶的落叶乔木分泌出来的液体,呈乳灰色,接触到空气后会氧化,逐渐变黑并坚硬,具有防腐、耐酸、耐碱、抗沸水、绝缘等特点,对人体无害。
  中国是大漆使用的先行者,也是大漆艺术的发祥地,历经8000年发展,渊远流长。中国的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既可施于木胎,又可施于铜、陶、皮、纻、竹等胎质,既可髹于日用器皿和家具,又可髹饰礼乐器和葬具。
  今年41岁的李永强本是一名大足石雕艺人,学习漆器髹饰技艺源于他的岳父舒鹏。舒鹏曾是一名漆匠,几十年前,凡是婚嫁都会做一些木质家具,舒鹏便以给家具髹大漆为生。多年来,他练就了一门精湛的髹漆手艺。
  髹漆的工艺十分复杂,从熬漆到最后的成品中间有几十道工序,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好几个月,其中打磨、阴干更是考验人的耐性。8年前,舒鹏收的几个徒弟陆续都放弃了,子女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眼看髹漆工艺后继无人,此时李永强提出愿意试一试。
  都说漆树“咬人”,许多人接触生漆会出现皮肤瘙痒和红斑等过敏症状,甚至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学习髹漆工艺,第一步就是熬过过敏期。李永强很幸运,仅用一个星期便适应了生漆,因为有绘画和石雕的基础,他很快便掌握了这项工艺。
  之后,他在大足城南开了一间工作室,利用髹漆工艺制作宗祠相关的木质摆台、家具。成功“让工艺活下来”后,李永强开始思考如何创新的问题。他尝试将瓷器和大漆结合做了一套茶具,没想到一经“问世”,便被人买走。
  “天然漆中加入可以入漆的颜料,就变成各种可以涂刷的色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发出的光泽非常漂亮。再通过雕填、镶嵌、彩绘、脱胎、髹饰等手段,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美观的漆艺品。”李永强说。
  新的尝试给了李永强信心,接下来,他想把髹漆工艺和大足石雕结合起来,做一些文创工艺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大漆,将髹漆工艺传承发扬下去。

四十把算盘换一头牛
  “这些算盘以后我要分给后人,希望他们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在中敖穿珠算盘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永德家中,收藏着不同材质和大小的算盘,每一把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他曾凭借这项手艺,让一家老小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1947年,杨永德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差,家里年长的哥哥、姐姐不得不学做算盘补贴家用。11岁那年,杨永德开始跟着哥哥学做算盘,眼疾手快的他很快便上手了。
  算盘多为木制,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称为档,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每串珠从右至左代表了十进位的个、十、百、千、万位数。算盘的框架采用精密巧妙的榫卯工艺,使木料的榫头和榫眼结合牢固,严丝合缝。
  “做算盘一定要动脑筋,算盘做出来既要好看,还要好用!”杨永德说,算盘的制作大致有1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极其繁琐考究。为了方便打磨,他用木料自制了一个“车床”,最快的时候,一天可以做4把算盘。
  杨永德的算盘做得快,还做得好。16岁那年,他在大足、安岳一带小有名气,说媒的人不少。几年之后,他娶了家中同是做算盘的罗成碧。
  成家之后,杨永德夫妇白天做农活,晚上做算盘卖钱。
  “在几十年前,40把算盘就可以买头牛!”杨永得说,那时没有计算机,算账都是用算盘,算盘的需求大,自家的算盘还没开做就有人预定了。
  两年后,杨永德和妻子用做算盘挣的钱盖了新房。1982年,杨永德买了村里最早的一台拖拉机。
  红火的算盘生意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2000年后,随着电脑、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算盘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杨永德后来也改行做起了钢架结构,但家中做算盘的工具,他一直小心保管着,闲暇之余,甚至还会“露一手”。
  “现在眼睛不行了,没有以前快了!”为了给记者展示算珠打磨,杨永德再次坐上了那架由他几十年前自制的木质“机床”,随着双脚踩动踏板,固定在上方的木料迅速转动,在刻刀下逐渐成为一颗圆圆的珠子。
  算珠打磨只是算盘制作中的一个环节,很难想象在那个纯手工的年代,完成一个算盘的难度。杨永德说,中敖穿珠算盘制作技艺入选区级非遗,自己很开心。作为传承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并学习这门技艺。

竹筒号角响嘟嘟
  竹子,在生产、生活用具中使用面甚广,用竹子制作的乐器种类也颇多,如竹笛、葫芦丝、箫、笙等,但很少有人知道竹子还能用来做号角。在大足区第九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中,便有一项名为“竹筒号”的非遗。
  何为竹筒号?其实,它是民间一种自制的土乐器,少年儿童尤其喜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农村,娱乐活动匮乏,人们把大小相近的多个竹筒拧接起来,然后抿嘴吹奏,竹筒便会随气息的变化发出“嘟嘟”的声音,音色和形制似号角,所以被叫作“竹筒号”。
  竹筒号尽管简易,吹奏出的声音也算不上“雅乐”,却是不少人儿时心中的“天籁”。
  “以前过年,我们当地就喜欢吹竹筒号,大家聚在一起,比谁吹得响、吹得久,场面很热闹、喜庆。”杨世谷今年72岁,老家是大足区龙石镇,他不仅是竹筒号传承人,也是大足薅秧山歌的传承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电视、音响,陈世谷最初对音乐的大部分认知都来自父亲和乡民们口中的薅秧歌和竹筒号。
  “制作竹筒号比较简单,但是每节竹筒必须要拧紧,不能漏气。”前几年,杨世谷对竹筒号进行了改良,将竹筒号吹奏处换成塑料管,吹奏起来更方便。同时,他还用竹筒号吹奏歌曲,《信天游》《青藏高原》《打靶归来》等都是他常吹的一些曲目。
  不仅如此,杨世谷还尝试对竹筒号的长度进行调整,以增加竹筒号吹奏的表演性。在他的抖音账号,一条由他在别人配合下手捧近3米长的竹筒吹奏歌曲的视频受到许多人的点赞和评论。
  杨世谷说,吹竹筒号,气息一定要足。为了吹好竹筒号,杨世谷长年锻炼。通过长期的摸索,他还练就了让吹奏声不中断的“绝技”。
  如今,竹筒号成功列入区级非遗,杨世谷开始琢磨如何让竹筒号更具表演性。未来,他希望能带着竹筒号走上舞台,让大家看到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