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9期 >2023-11-24编印

大足把民营经济打造为链接成渝桥头堡的“主引擎”
刊发日期:2023-11-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千年龙水刀,唯有思念断不了。”
  千年五金传承,使大足成为西部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从业人员近20万。
  “这20万的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在民营企业。可以说,大足千余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史。”大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建华说。

2万余家民企携手
擦亮“五金之都”名片
  龙水镇是大足区的经济重镇,素有“五金之乡”美誉。产品出口德国、巴西、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蜚声海内外。
  目前,该镇已形成现代五金、汽摩配件、五金铸造、农用机械、家具家居、市场物流等特色产业,辖区民营企业超过2.2万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龙水镇商会、五金商会、物流商会、市场商会、现代木业商会、福源建材装饰市场商会、网商协会为主的7大商(协)会组织。
  走进龙水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估计很多人对刀具生产还停留在以往那种煤渣遍地、火花四溅,制作工匠挥汗如雨的印象中。
  如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包括龙水镇在内,该区已有300余家企业完成“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改造,建成数字化生产线48条、数字化车间12个、智能工厂2个。那种烟尘飞舞、噪音刺耳,蓬头垢面的生产场景已成为历史,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降低10%以上。
  不仅如此,该区还赋予五金产品“数字身份”,建成投用全国首个五金制品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上下游企业标准化对接、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溯源、消费用户与生产工厂直联,为辖区五金企业平均降本13%,综合增效10%。
  同时,该区还通过搭建全国首个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企业管理数字化,88家五金企业平均降低库存21%、交货周期缩短27%、生产效率提高12%,被工信部评为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
  “加快建设特色产业高地,民营经济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大足区经济信息委负责人晏大利说,围绕擦亮“中国西部五金之都”金字招牌,该区在固本强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五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赋能迈向智能制造。

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区
离不开民营经济
  “跑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永远离不开民营经济这张‘大足制造’的‘金名片’。”大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说。
  据介绍,2022年大足区工业领域民营企业升规36家,数量列全市第1位,入选全市“双百”企业7家,创建专精特新企业6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100家重点企业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60%。
  在广大民营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去年该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26.3亿元、增长10.9%,工业经济综合运行指数列全市第2位,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唯一的新建培育化工园区等一大批“国字头”“市字号”牌子相继成功落户大足。
  为坚持“实业为本、制造强区”不动摇,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加速壮大中小主体,9月15日,《大足区制造业中小企业“苗圃”“育林”“参天”梯度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7)》由大足区政府正式印发。
  按照该计划,到2027年,该区将基本完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产业“苗圃”体系建设,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50家、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1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15家,集聚制造业境内外交易所上市企业3家、单项冠军2家等。
  实施“苗圃计划”。聚焦汽摩、五金等特色产业,细分18条产业链,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实行“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以特色产业引领企业集群发展。仅今年一季度,该区新增市场主体3414户、增长4.2%。
  实施“育林计划”。制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0条政策措施,推进“50户重点工业企业、50户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2022年新建升规15家,居全市第一),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00家、64家,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行动。一季度,该区完成技改投资34.7亿元、占工业总投资56.7%。
  实施“参天计划”。建立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对7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开展精准扶持。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27日,大足区龙水五金市场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入选的专业市场,被商务部等七部委纳入第6批8个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名单。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应商品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而生。该贸易方式于2013年在浙江义乌试点,目前全国共6批39个专业市场纳入试点范围,具有免增值税、通关便利、收汇灵活等政策叠加优势。
  “龙水五金市场入选,标志着重庆以新业态新模式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大足区商务委负责人李荣燕认为,“试点获批对大足乃至全市外贸新业态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全面扩大出口规模、推动构建‘双循环’格局,将有效推动大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大足成为全市外贸新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该区进出口额增长11.7%、其中出口增长16.8%,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4亿元、增长14.5%。
  进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名单,只是大足区近年来在大力优化影响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区还通过开展“暖心”“给力”行动,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65项重点任务,建立服务企业“快马”“蜗牛”“锦旗”“灰旗”评比机制,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纾困”“春风暖企走访行动”“千名干部帮千企”等活动,仅今年一季度就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861个。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设立7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优化“小微担”“银政通”、实体企业信用贷等融资政策措施,帮助1719家企业融资244亿元;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开设电梯、新能源汽摩等专业,保障企业用工2万余人。
  今年6月,大足区在招商引资、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12个方面获得了市政府的激励通报表扬。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举措,通过协同联动、数字变革、科技赋能、一流服务等,切实把大足民营经济打造为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的澎湃‘主引擎’。”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