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龙水湖总第349期 >2023-11-10编印

赓续“三线精神” 传承红色血脉
——多地读者分享《红岩车魂赋》读后感(二)
刊发日期:202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扫码阅读《红岩车魂赋》原文

扫码阅读《红岩车魂赋》原文

  

【编者按】
10月20日,本报第8版“龙水湖”文学副刊刊发的《红岩车魂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引起多地读者讨论。不少读者致信、致电本报,表达他们阅读后的感想。有读者表示,《红岩车魂赋》厚重磅礴,文采飞扬,既全景回眸了上世纪建设、发展川汽厂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深情赞颂了一代代川汽人“甘于奉献、艰苦奋斗”殷殷报国情和“不负使命、无愧时代”的三线精神,读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是一篇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
此赋的作者布谷夫,本名刘东,著作丰硕,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他说,“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重汽文化,既是红岩精神、西迁精神、三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足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期望能以作品《红岩车魂赋》为这些宝贵精神和大足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尽一己之力。
今日,本报撷取重庆、四川、福建、湖南等地的读者短评,以飨广大读者。

王德华(四川)
  盛世宜赋,宏昌国运。
  红岩重卡,我国重型军卡骄傲。车辆非人,也有魂吗?立冬时节,展诵布谷夫先生《红岩车魂赋》,不觉暖意内生,渐有热血沸腾之感。这篇赋文笔墨精简却宏阔铺陈了三线建设时代的历史画卷,史实脉络明晰,场面生动感人,激情沛然如长江之奔涌,让读者在激动阅读过程中自然感悟到:红岩车魂即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自信自立自强之魂。
  一篇动人好赋。作家、诗人布谷夫眼力、笔力俱佳。
  洞悉了那个时代的主题。建国之初,我国面临列强环伺的国际环境,一些国家妄图扼杀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加之战争武器的飞跃发展,捍卫独立,捍卫主权,奋力推动实力提升成了那个时代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科学建立国家战略纵深实乃明智之举,于是有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史上罕见的重大布局风起云涌,百万大军西迁南征,上千家军工企业搬迁或新设,科研、工业格局一新,国家安全有了更有力保障。“卧薪尝胆一年,重型军用越野车,试制成功,取名红岩”,一段光辉岁月开始了。
  揭示了创造历史的伟大精神。三线建设初期,极为艰苦的环境,极为困难的时期。“荒凉偏僻人烟稀,杂草丛生兽乐园。白手起家,肩挑背扛”“初期生活极端艰辛,解渴常饮稻田水;借宿农家茅草屋,板上睡人板下养猪”。众多建设者胸怀祖国大局,听从党的召唤,胼手胝足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创业进取,万众一心共创辉煌。自强不息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移山倒海的力量,人民大众凝心聚力造就奇迹。“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唱出了民族复兴征程的最强音。红岩重卡成为了奇迹。中华民族一直都在创造奇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人以自己精神、智慧、勤勉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实现,历史上从来未有如此辉煌。我们来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奋斗,敢于斗争,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的目标定将实现。民族复兴,靠的是精神,是信仰,是奋斗,是团结。
  红岩车魂,深系国魂。
  赋之为文,原是《诗经》抒发感情之一法,汉代与骚体(源起《离骚》)相配合,成为一种独立文体,行文铺陈恣肆,内蕴忧国忧民。汉初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开国仅四十年左右即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实记载的盛世——文景之治。而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汉赋,激情飞扬,充满巨丽之美,为历代效仿。
  布谷夫先生熟练运用赋体赞颂红岩车魂,一来展示了他在各种文体方面的较深造诣,二来亦有深意在。今日盛世,宜歌大赋,以副昌明,以振人心,以兆未来。红岩车魂赋何所寄托?诚如赋中所言:“燃情岁月,报国情浓。”
  报国之志永在,民族兴盛长存!

覃伦富(重庆)
  作者两次参观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用时不到70分钟,于万千思绪和无限感慨中一气呵成了厚重磅礴、文采飞扬的《红岩车魂赋》。灯下认真拜读品味这精雕细琢的1300余字,跟随作者形象生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文字描述,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时期,无数人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记忆。
  作品真实、客观、深刻地描述了“共和国独生子”——四川汽车制造厂从无到有的壮阔历程,展现了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国家号令一出,万千儿女跨越千山万水而来,齐聚双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渴饮稻田水、夜宿茅草屋,与时间赛跑、用生命相拼,攻克一个个难题,创造一个个辉煌。
  作品以时间为脉络,以生动的宏大叙事手法“讲故事”,展现了当时党中央统筹全局、洞察枢机、及时决策,把三线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的战略大后方,以果敢勇毅的雄伟魄力,举全国之力推动“川汽”降生,彻底扭转了我国“缺重少轻”“有炮无车”“有弹无车”的被动局面。
  经过60载的沉淀传承,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崇尚奉献的
  “重汽精神”和“车城文化”,已成为双桥经开区不可磨灭的精神符号,新时代的冲锋号角正激励着双桥经开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产城景融合示范区。

贺媛(重庆)
  《红岩车魂赋》已发表半月有余,读罢此文心中思绪万千,很想细说感悟,又仿佛有些“近乡情怯”,迟迟不敢动笔。作者用既铿锵又细腻的笔触打造了一部时空穿梭机,把我带到那个时代,带入记忆中的场景,也把我送回日思夜念的家乡——红色万源。
  作品创作时间极短,可谓一气呵成,但并不见丝毫的潦草与失真的美颜,三线建设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未着笔一墨,却全然蕴含在文中。感谢作者以贴切灵动文字再现了那么火热又激情的建设场景、描绘了那么市井又朴实的生活画卷,铭刻了那么无私又无畏的家国情怀。只要这些能被记忆,那么与川汽一样在三线建设诞生中的千多个工厂及其建设者的峥嵘岁月、革命豪情、历史功绩与高光时刻,就会永远被镌刻,正如赋文所咏叹的“功泽后世兮,德润子孙兮,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也”!对赋文雪花般飘来的好评,就是现实对三线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褒奖、弘扬的一个写照。
  再聊聊心中的感慨。川汽厂作为唯一经周总理亲自牵线搭桥、成套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而兴建的重型汽车军工基地,中央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称之为“共和国独生子”,“红岩汽车”作为民族品牌可谓家喻户晓。然而随着国家的战略调整及产业优化,川汽厂在经历了多次改革后,仍然面临着转型,最终进行整合、搬迁,几代川汽人如泣如歌的故事也随之渐行渐远,酿成乡愁,日渐浓稠。不得不感慨,时代洪流滚滚,悲欢离合戚戚!
  最后说说心中的遗憾与圆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有一家与川汽厂背景较为相似的冶金钢铁厂,曾被评为全国“大庆式企业”,也承办过当时冶金部全国性的交流会议,那里留下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和小学时代……最后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家”的厂被关停,不少年轻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远走他乡求生存发展。我带着无限的惆怅和留念,将原厂区设计成工业遗址展览馆作为大学毕业论文。遗憾的是,她仅存活在我的论文里,现实中,几乎所有厂区已被夷为平地,并未迎来重生蝶变;相比之下,川汽厂是幸运的,其足迹,其故事,其功绩,其魂魄,被定格在红岩重汽博物馆里,散落的文物、文史、文献也有了圆满的归宿,以述说者的姿态,还原三线精神,焕发出新的生机。三线精神不死,中华民族千秋!
  家乡虽有遗憾,他乡终遇圆满。出生成长在家乡,拼搏奋斗在他乡,记不清何日,他乡已为故乡。

王廷志(重庆)
  与布谷夫先生相识已久。他发表(出版)了5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体裁齐全,可谓“武功”齐备,其中长篇小说占大头,包括《独钓中原》《盛世风铃》《金佛云烟》《大明清官》等,我拜读后受益匪浅。《红岩车魂赋》是他的豆腐块,丝毫不出我的意外。
  首先是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川汽厂历史、西迁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白手起家……”“愚公移山披荆斩棘……”,朴实、淳朴,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绚烂修辞,但读起来总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恰如当年的生活今日的乡愁:简单、朴实、充实、快乐,也充分展现出那个时期特有的三线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其次是高度精准的概括力和穿透力。既浓墨重彩抒写出他们的报国精神,又细致描述了他们精心研制“红岩神车”的艰辛过程。这是战天斗地的结晶,是“三线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这种精神,让“独创重型军卡登上老山历史,炮火覆盖赢得一场关键战役”;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一辆军车成就一座城,小村庄蝶变‘成渝之心’”。
  “人车合体,铸成雄魂……”“红岩人归三线精神,合体的人
  车叫车魂……”天、地、人、物浑然天成,和谐一体,大白话的哲学沉思,如同一幅历史简笔画,简单、白描的线条,勾勒出川汽厂全貌,咏叹了时代精神,活化了“红岩车魂”,刻进了大足历史,融进了读者心中!含标点符号在内的1363字,终成难得的风云画卷!

林运增(福建)
  《红岩车魂赋》让我深感震撼,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历史。反复拜读后,我对红岩车的诞生、发展历程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对作品创作风格深表赞赏——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描绘手法,将那段历史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文字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叙事的关键点上,作品描绘非常引人入胜,通过对红岩车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人们对红岩车的情感寄托,深入挖掘了红岩车所代表的历史意义。这些关键点的呈现,不仅使一幅幅画面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让我对红岩车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
  其次,我在阅读过程中深深被作品的一些金句所吸引。比如“宁肯倒在机床旁,毋宁躺在病床上”,充分展现了红岩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又如“人定胜天最生动诠释矣”,让人深刻体会到人类在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力量。
  最后,我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作品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亲眼见证红岩车的诞生和发展。同时,我也对红岩车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产生了深刻的认同和期待。我希望红岩车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总之,《红岩车魂赋》是一篇极具感染力的大赋。她以生动的描绘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红岩车所代表的历史意义。通过阅读,我不仅对红岩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相信,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前行,迎难而上。

张程秀(重庆)
  《红岩车魂赋》忠实而灵巧地再现了在艰苦卓绝的燃情岁月中,新中国人民靠人力、凭双手谱写的人间奇迹,其壮丽气吞山河!
  作品首先把我们带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一片严峻,内忧外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神州疆土,四面受敌”的险象环生中,川汽人责无旁贷担起重任,奋斗的历程,如一轴轴生动的彩色画卷徐徐展开。
  四百万精英满怀壮志豪情,响应党中央号召,汇成西迁洪流,支援和建设大西南、大西北;四千“南腔北调”从祖国的五湖四海汇聚到“荒凉偏僻人烟稀,杂草丛生兽乐园”的龙水湖畔,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汽车工业革命,谱写出三线精神的壮丽篇章。
  细致的笔触一一描绘种种奋斗场景:披荆斩棘建设基础厂房,披星戴月攻破核心技术,稻田水解渴,茅草屋借宿……唤起读者深切的情感共鸣,只恨晚生六十年,未逢那一场场盛会;“七十一条街”,吹拉弹唱伴奏,锅碗瓢盆交响,则叫人会心一笑。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川汽人锲而不舍,试制成功了中国人的重型军用越野车。作者不由得发出“中国独一无二,世界叹为观止”的由衷赞叹。
  人车合体是车魂,红岩精神,世代传承,是中国魂!历史延续至今,中华儿女在各行各业奋斗拼搏,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华为5G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港珠澳大桥,三峡水电站,傲立世界之巅,“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得如火如荼!“万年沉睡大地苏醒”后的新中国一代代青春的燃烧,一批批无私的奉献,中国富裕,中国强盛,中国欣欣向荣,中国无人可欺!
  作品带我们从盛世中华回溯艰苦岁月,领略先辈的奋进史创造史,唤起万丈豪情,激起无穷斗志。岁月滚滚如洪流,昨天已载入历史,今天由我们绘就!

单希娅(湖南)
  在冲刺高考的紧张和疲惫中,有幸拜读到《红岩车魂赋》,精神一振,细细品读,爱不释手。佳作虽短,却字字珠玑,句句入心。透过文字,仿佛置身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见证着川汽厂的建设、发展和担当!也唱响一代川汽人用血汗谱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之赞歌!
  在“神州疆土,四面受敌”“国家安全险象环生”的内忧外患之际,为突破重型武器、护国神器运输无“中国造”,川汽人义无反顾地展现出担当和力量!“南腔北调四千人,五湖四海辗转至”“白手起家,肩挑背扛……”“……愚公移山披荆斩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宁肯倒在机床旁,毋宁躺在病床上”……布谷夫先生手握如椽巨笔,用文字作刻刀,入木三分地镌刻出一代川汽人凭着满腔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靠人力,靠双手,创造人间奇迹”,誉为“红岩神炮”“神州之舟”的红岩车就此诞生!
  “燃情岁月,报国情浓”“红岩人艰辛生出红岩车,人车合体,铸成雄魂”“红岩人归三线精神,合体的人车叫车魂,功泽后世兮,德润子孙兮,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也”,一字一句仿佛融入
  了先辈们的血肉,迸发出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读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先辈们用草鞋踏平了荆棘,为后辈铺平了这康庄大道,创造出这盛世华夏,吾辈岂能坐享安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亦应有一代人的担当!吾愿追随先辈之脚步,承先辈之精神,努力创造吾辈之未来、国之未来,不虚度,不辜负!

唐晓堃(重庆)
  读罢《红岩车魂赋》,倍感振奋。作者以激扬的文字,饱满的热情,赞美了弘扬三线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厂区令人瞩目,这便是当年三线建设中的一个军工企业——原四川汽车制造厂,它也是日后蓬勃发展的重庆红岩重汽的历史起点。1966年6月15日,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在此驶出。从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到“红岩神炮”上战场,再到红岩汽车被指定为“神舟五号”返回舱运输专用车,因此被誉为“神舟之舟”,重庆红岩汽车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正如作品所表现的“燃情岁月,报国情浓。人车合体,铸成雄魂。红岩人归三线精神,合体的人车叫车魂……”,生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来自五湖四海的三线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同时展现了大足这块沃土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
  近年来,大足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石刻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重汽文化、五金文化、海棠香国文化,皆产生了积极影响。《红岩车魂赋》深度挖掘“重汽文化”的内涵,对西迁精神、三线精神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过去从“从无到有”到现在“民富国强”的艰辛历程,激励我们更加具有爱国情怀、爱岗敬业、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更加懂得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和自己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