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渝报深度总第344期 >2023-11-03编印

打破“第一学历歧视”
不只是企业和求职者的事
刊发日期:2023-11-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新渝报资料图)

大足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新渝报资料图)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召开2024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新渝报资料图)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召开2024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新渝报资料图)

图片1

图片1

  

  职引未来—川渝毗邻地区(大足·璧山·资阳)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大足举行。
  (新渝报资料图)
  近日,“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这一话题,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在官方语境中,“学历”仅指一个人取得的最高学历。所谓“第一学历”,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伪概念。
  在倡导终身学习、不断深造的当下,依然有不少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只认求职者的“第一学历”。一些不客气的企业甚至会直接告知求职者:虽然你的博士念得不错,但本科(专科)学校还差点意思。令人大跌眼镜。
  扫除“第一学历歧视”偏见,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不仅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关乎人才资源的高效率匹配、关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折射着全社会看待奋斗与机遇之间辩证关系的态度。


  “第一学历歧视”是一种貌似合理的偏见,一些说辞也常有意无意为之开脱:
  “企业想招谁就招谁,标准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具有市场性和一定的公共性。将“第一学历”视同于“业务能力”,有违就业公平。
  “不用第一学历筛,哪里忙得过来?”这种偏见,折射出用人单位筛选能力的不足。客观地说,学历与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HR作为人力资源的把关人,理应为用人单位招到最适配、最胜任的人才,如果仅以“第一学历”划线,看似简化流程,实则是舍本逐末。
  “第一学历最值钱,后取得的学历含金量不高。”每个人的求学经历都是具体的,求职者能否胜任一份工作,更需要多方比对考虑。仅仅用“第一学历”来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不仅显得傲慢,也忽略了众多学子不断提升自我、持续深造的努力。
  事实上,学历只是是否适配工作的若干因素之一,责任心、抗压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会经验乃至生活习惯等,都会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人的职场表现。
  学校如赛道,职场如旷野。或许学生时代评价标准单一、固定,但职场会随着企业经营、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不断嬗变演化,能否适应职场、适应哪处职场,远非一个“第一学历”所能概括。


  纠结“第一学历”的本质是一种学历崇拜。
  重视教育与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全社会广泛共识的强大力量。然而,当下显然与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不同。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相对简单,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就相对单一。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仅是事实,而且具有一定合理性。
  而当下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频频涌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乃至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职场。同时,大学扩招、全民教育也让高质量教育资源更加普惠,昔日里遥不可及的“高学历”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对“第一学历歧视”做一次正本清源的梳理。
  第一学历的取得有太多偶然因素。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获得什么样的第一学历,不仅与个人的奋斗息息相关,也受到考试状态、考学年份、报考技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历之外,第二、第三学历的取得,其实何尝不能衡量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呢?仅以笔者所在的新闻行业为例,过去十年间整个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字、图文到直播、短视频,内容形态、行业标准、技能要求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这些新知识、新技能,绝大多数是边用边学,在实践中摸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在职场摸爬滚打,还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给工作带来的助益远大于“毕业于哪个本科院校”。
  我们都知道,“第一学历”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指标,若将它作为求职“门槛”,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并不合理的导向——鼓励学历崇拜、加剧教育“内卷”。而这,绝非求职群体与用人单位之幸,更有可能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杜绝“第一学历歧视”,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求职者面对“第一学历歧视”时,应努力平稳心态,认识到这并非对个人能力的否定,而是一种并不合理的偏见。用人单位应从选取用人、企业发展、市场秩序等角度出发,切实提升人才选拔筛选能力,避免资源错配、人才错判。
  各类院校应多加研判、有所行动。学校应从学生发展与就业的长远角度考虑,尽可能提供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求职辅导和实习实践,解决好学校到职场的衔接。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市场需求,同样是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有关部门应适时研究更新“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在全社会形成更加多元、弹性、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机制。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检查督导,对产生恶劣影响的就业歧视事件及时跟进并向社会公示,以求标本兼治之效。
  经济社会越是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才便越显得珍贵。求职者如何找到“相看两不厌”的目标,用人单位如何“吹尽狂沙始到金”,全社会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不仅仅只是一项单纯的技术,也是一门需要用心用情的“艺术”。
  据重庆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