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周闻韬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麓、嘉陵江畔的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山林江景温泉、音乐节、中医养生等体验项目“上新”,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这座古镇的魅力。
“假日期间,金刚碑日均客流量达1万余人次,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外地省份,200多间客房全部满房。今年我们重点策划了以亲子家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力争让各个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度假方式,带给大家一场身心疗愈之旅。”重庆金刚碑温塘聚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媛说。
金刚碑古镇已有300多年历史,2018年起,本着“尊重历史情怀、保护与利用合理平衡”的原则,北碚区启动金刚碑修缮工作,以保护和传承性修复为主,利用村落周边自然资源,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传统风貌,展现巴渝古韵。
曾经的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滑翔机修造所等建筑变身特色民宿,三三两两的温泉分布在民宿周边……2022年初,修缮后的金刚碑对外开放,行走其间,古树参天,青苔石路,溪水潺潺,100多栋老建筑已完成修缮,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这里不仅能触摸历史,还能感受休闲惬意和时尚潮流。”从山东慕名前来的游客刘芷欣说。
金刚碑所在的缙云山片区是重庆主城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北碚区结合资源禀赋,开展生态修复、提升环境品质,全力推动缙云山片区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形成文、旅、康、体产业集群,助推生态“颜值”变“产值”。
入秋以来,缙云山层林尽染、秋意渐浓。黛湖湖面平静如镜,湖边步道上,不时有游客聊天散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美丽。
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地处缙云山保护区实验区,常住村民200余人。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经营农家乐为生,当地通过引导农家乐转型升级,不仅护好绿水青山,还为村民打通了生态红利通道。
“过去开农家乐,仅是给游客提供食宿,做不出特色,收入也较低。”村民周红已在缙云山经营农家乐20余年,2020年5月她与丈夫合计,决定依托缙云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农家乐提档升级为民宿,“山之语”民宿由此正式营业。
“民宿房间比原先的农家乐少了,但收入却增加了。”周红高兴地说,现在的价格比以前贵了几倍,但上门的游客反而更多了,而且还有不少回头客,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客房天天爆满,几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两万多元。
游客来多了,具有资源、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缙云四季”自然体验活动应运而生,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约140场,吸引参与者约8000人次。周红和在缙云山景区担任护林员的丈夫也加入进来,组织游客在节假日走进山林中,识植物、辨昆虫,探究缙云山的奥秘,在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同时,教育引导大家尊重和爱护大自然。
如今的缙云山林海苍茫,四季叠翠。“旅游度假区内无序发展的传统农家乐正逐步淡出,已有500余名村民从事旅游业,更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我们通过成立壮大村集体公司,拍摄推送缙云日出等短视频,对缙云甜茶进行深度加工,尝试缙云IP流量培育,让绿水青山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缙云村党支部书记陈贞说。
北碚区还结合缙云山的地理环境、气候、植物生长规律等加强生态修复,累计栽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77.4万株,覆土复耕复绿48万平方米,缙云山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重庆市北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攀介绍,当地通过创新“社会资本入股+产业基金撬动”模式,推动资产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依托现有生态人文资源,开发“缙北星空”民宿、露营基地、公路集市等系列产品,打造微度假消费场景,高质量发展周末游、度假游。
“我们正聚焦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产值’,以‘山上做减法’呵护生态,‘山下做加法’提升业态,做大做强生态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推进缙云山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北碚区委书记王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