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晒产业晒产品专题总第313期 >2023-09-13编印

一城山水 半城棠香
刊发日期:2023-09-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冬菜入坛。

冬菜入坛。

“稻田+”。

“稻田+”。

连片荷花惹人醉。

连片荷花惹人醉。

  

美丽乡村。惜字阁遗址。

  棠香街道,大足城区街道之一,辖区内海棠繁盛,商贸流通。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之意建大足县,历经千年沧海桑田、百代风云变幻,棠香街道逐渐成为大足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宜居城市的核心区、新城开发的拓展区、城市形象的展示区。
  今年以来,棠香街道聚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总思路,以乡村旅游助力村民致富为总路径,以文化融合为活的灵魂,奋力在农村产业发展中争排头、当标兵,棠香街道北翼“棠香人家”更是孕育出产业发展新势能,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

“稻花香”飘十里
  魏晋陶渊明有记“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棠香街道,也有这样一方现代版的“世外桃源”:登高而眺,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屋顶炊烟随风起舞,青山绿树环抱,村道错落有致,小洋楼成群林立……
  这里,就是大足的“城市后花园”——“棠香人家”。
  大足古称昌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宋人沈立《海棠记》载:“海棠有色而无香,惟昌州色香并胜。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棠香人家”美名由此而来。
  作为大足区棠香街道精心布局打造的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棠香人家”位于大足城区北郊,距离大足城区仅数百米,以和平村和惜字阁村为中心,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突出“海棠+稻田+乡土”的文化主题,已于今年2月13日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现已作为全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重点打造。
  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和平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银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整合驻村第一书记、离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群众代表等多方力量,带动600余户村民签订协议流转土地550余亩,建成循环种养的稻渔基地,老百姓不仅能享受土地流转的保底分红,还能得到村集体利润的二次分红,昔日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希望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大丰大足·共享共富”的美好愿望。
  和平村3组组长唐正文说:“和平村借着棠香人家的东风,让老百姓更富裕了,现在我们能够不出村门就在村上找到活路干,既富裕了自己,也给村上作了贡献,闻着这些谷子的香味,真的是心满意足。”
  在棠香人家,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海棠花,更能在1000亩“稻+”水稻综合种养基地体验到真实田园生活,参与到竹篓捕鱼、播种和收获水稻、摸鱼、捉虾、套鹅等乡野情趣活动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历史香”注活力
  中国古代惜字传统的形成与科举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名额较前代大为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的崇文风尚。为敬惜文字,用过的字纸不能随意丢弃,或与其他杂物混放,必须置入纸篓,收集起来专门焚毁,字灰也要在祭过仓颉后抛洒江海之中或专门埋葬。有些地区为集中焚烧字纸,还专门建起焚纸的惜字塔,并由专门的惜字组织义务收集,或雇人收买废弃的字纸、书刊等。根据《大足历史文化大观》记载,棠香多地修建有惜字阁,高达丈余,而棠香街道惜字阁村便是由此得名。
  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2016年以来,惜字阁村开始打造“海棠园”。说起海棠园,那又是另一段历史了。
  古昌州海棠独香,在唐代已经盛名远播。
  其记载最早见于唐朝的《百花谱》:“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世人珍为佳果。”说的是昌州海棠不但独具异香,还有美味“佳果”。《百花谱》作者贾耽(729—805年),是唐代政治家,居相位13年,政绩卓著。他更是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著述颇丰,其功绩令人称颂。
  这个1200多年前昌州海棠“独香实”的记载虽然没有用“海棠香国”这个词,但它确立了昌州香海棠的“最早历史地位”。可以推定,在贾耽著书以前,昌州早已“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宰相著书立说,为昌州香海棠做了极好的宣传。因此,到了宋代,还有钟爱海棠的人“恨海棠无香”。
  “海棠香国”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海棠香国”较早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记》:“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可见,“海棠香国”这一美誉较早属于昌州。
  进入新时代,棠香人也喜欢广种海棠。从新建的海棠大桥望去,笔直的海棠路一直延伸到了北山脚下,道路两旁栽种了数百株海棠花。盛花期时,从远处看,一丛丛、一簇簇的花儿就像一片片红云;走近一看,一朵朵娇艳的花儿或吐露芬芳、或含苞欲放。
  近年来,棠香街道深入挖掘海棠文化,打造了“棠香人家”乡村旅游度假区,保存着昌州古城等海棠香国的遗迹遗风。目前,棠香街道惜字阁村已建设海棠园150亩,公园、城区道路节点等地种植海棠20多种。
  在棠香,可以赏田园风光、观娇媚海棠、品农家美味,尽享安静休闲愉悦的美好时光,往来的人客流量与驻留时间丝毫不逊于城中心,一幅大足版的“富春山居图”在大足本地渐渐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棠香人家还有剿匪文化、古昌州文化、猫儿岩文化等历史底蕴等着各位读者感受和挖掘。

“冬菜香”寄乡愁
  冬菜,是很多棠香人记忆中的味道。大足冬菜形成商品融入市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冬菜,顾名思义,乃冬天播种、收获腌制而成之腌菜。由于大足独特的地理条件,从古至今,百姓就有种植和食用大叶芥菜的习俗,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裕盛通”酱园铺专门从事冬菜生产(《大足县志通讯》1985年2期)。从此,冬菜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
  据记载,因当年打造大足石刻的工匠较多,需大量蔬菜食用,为保证常年供应,勤劳智慧的古人在冬天枯菜季节,将剩余的青菜用盐腌制,装坛密封置于山坡之上,因腌制菜坛过多,部分腌菜三年后才得开坛。三年坛开,坛中青菜黑褐油亮,脆嫩浓香,深得匠人们喜爱,自此,这种腌制古法一直流传至今。因此,冬菜有“十里香”的美誉。
  大叶芥菜的特殊生长条件,正好适应了农民在冬季枯菜的需求,且农事空闲正好种植,自古至今,大面积种植大叶芥菜,已在棠香大地上蔚然成风。每年在白露到来时,精选大叶芥种子播种,在生长周期中施以农家肥,精心管理,历经两个月才可采收冬菜。
  采收来的冬菜须精心挑选,取其且嫩且壮之菜尖,划菜为“三刀四瓣”,然后上架风脱水,用精制食盐腌制,十几次揉搓装坛密封,露天存放三年以上,吸山水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三年后行开坛典礼,长者执锤破坛,冬菜方可溢香于世。
  自解放到实行公私合营时期,棠香街道多个酱园作坊因各种原因趋于倒闭,不少冬菜制作匠人息艺务农,终老山林,或远走他乡,另谋生路,致使冬菜生产走入低谷,制作技艺的传承境况不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足县政府对冬菜这一特色民间食品加强了管理,对产品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作了十分精细的工作,给大足冬菜这一地方特色食品注入了活力、迎来了新机。
  这期间,中国重庆大足海天石魂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在冬菜制作、销售方面异军突起,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菜农提供技术支持,对芥菜生长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严格质量把关;对外联络客商,拓展市场,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依托政府支持,企业推广,参与市场竞争,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为打造大足冬菜这一知名品牌闯出了一条新路。该企业生产的“石魂”牌冬菜不但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络,还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清香异常、味道鲜美、质地嫩脆……如今,品一口冬菜,已经成为四面八方干事创业棠香人的“乡愁”。

“融合香”向远方
  近年来,棠香街道一直以“一核两翼”发展布局为既定目标,不断推进产业发展走深走实。在北翼,结合优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加快建设棠香人家景区。在南翼,持之以恒发展柑橘、柚子和花椒产业,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成片”的原则,打造“城南橘园”1650亩、“城南椒园”2000亩,开拓松茸种植的林下经济新路子。在如梦荷棠·山湾时光,1200米观赏栈道和彩色骑行道蜿蜒铺设,2000米道路绿化处处见景,10万株玫瑰、460亩太空荷莲、7000株木本海棠竞相争艳,城景融合示范景区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也在不断深入推进,彰显着自身发展。
  “我在凼口火锅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拾景火锅”……在“棠香人家”景区,一家又一家火爆的农家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近年来,棠香街道坚持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示范互为支撑,保留着乡村的原汁原味,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增加景区的辨识度和独特性。接下来,“棠香人家”将继续以城乡融合示范为目标,走好未来路。
  如何用好金字招牌,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让乡村从“活”到“火”、由“小”变“大”、化“简”为“繁”,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棠香街道面临的新课题。下一步,棠香街道将持续围绕产业发展增强向心力、提升驱动力、注入新活力,继续探索一条可借鉴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城乡融合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