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297期 >2023-08-22编印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学术总结
刊发日期:2023-08-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概况】
  这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文博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尼泊尔、挪威、日本、英国等近10个国家学者的56篇发言摘要,涉及世界遗产地石窟和中小石窟保护管理经验、气候变化下石窟保护研究策略与思路、石窟寺价值认知与考古、石窟勘察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石窟劣化基础研究新思路与新途径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了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几十年的成就,学术报告精彩纷呈、跨学科跨领域甚为密切,特别是青年学者非常活跃,对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带来了诸多新观点、新做法、新经验。
  国家文物局李群局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气候变化与石窟寺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界长期致力研究的重点领域;石窟寺在赋存环境、主体构成、建造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石窟寺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其他文化遗产门类。特别是近年来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石窟保存与保护的影响显著,值得石窟保护相关的政界、业界、学术界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保护”为核心,设置了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石窟寺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以及石窟寺监测与风险管理4个主题。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科学界重大前沿课题以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加剧、地质灾害频发,对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解决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也对未来石窟预防性保护提出了新的命题。阐明当前及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石窟安全风险评价、防灾减灾、保护管理所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推动石窟寺病害监测、早期预警以及管理领域的国际合作进程,为同类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结】
  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领域的成就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价值。70余年来,在国家的长期支持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文物局的正确指导和坚强领导下,中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考古研究、保护技术和理念、安全防范、机构人才、展示利用、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石窟价值阐释与考古研究更为丰富。石窟考古方法和理论基本建立,为石窟价值研究、挖掘、阐释、利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石窟全要素保护提供了考古观点;从文化景观方法论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石窟价值挖掘与阐释的多层次方向,为石窟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提供了新视野。
  二是石窟保护管理的新模式、新技术、新观点不断涌现,为推动提升石窟寺保护管理的科学化、先进化水平提供了更多启发。例如,从材料革命的角度,为石窟岩体加固革命性进展提供了启发思考;从世界遗产监测的角度,提出灾害风险、保护规划、展示利用、人才机构方面的应对措施;从石窟区域分布特征、价值、营造环境及病害关联关系角度分析石窟保护整体保护现状,将石窟寺划分为保障、拓展和提升不同的需求等级;以及凝聚石窟风险管控共识,大力开展遗产监测,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石窟寺潜在风险的基础;这都凸显了浓郁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思维。
  三是石窟工作的科技创新不断深化,科技赋能石窟保护研究利用日益突出。石窟寺保护利用涉及宗教、考古、历史等人文科学,以及建筑学、工程地质学、材料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这次论坛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石窟寺的科技保护中,科技进步起到越来越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石窟寺病害机理研究、勘察技术与保护加固技术和展示利用技术也快速发展,石窟寺科技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例如,创新性地以冷却指数(CI)作为评价空气层厚度的物理指标,为石窟病害无损检测与加固效果定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石窟岩体跨尺度结构与力学特性相互关系,为石窟岩体结构和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四是在保护实践方面的做法和效果值得凝练推广,为广泛的中小石窟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思路。莫高窟壁画保护、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川渝石窟保护专项等代表性工程显著提升了我国石窟寺保护水平;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世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数字化工作为新时期石窟寺保护管理与展示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以世界遗产地为代表的石窟本体安全、保护环境的改善得到进一步重视,石窟保护的理念更加完善,这也为广泛的中小石窟保护管理提供了发展导向。
  这次论坛还包括了国际社会在石窟寺等遗址方面的保护研究、管理利用方面的案例、思考和经验,都对石窟寺工作产生了共鸣和启发,例如,巴基斯坦在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和宣传全链条的做法,乌卡时代游客管理的适应性和变革性,以及游客管理评估和文化遗产管理理念等。

【思考】
  新时代石窟工作的时代背景: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人民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强烈、气候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文化遗产工作的国际化需求,为石窟保护研究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也面临更加严峻的科学技术挑战;我国石窟工作者几十年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积累,已为石窟行业的改造和提升提供了扎实的基础;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为石窟保护解决方案的集成和创新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在这个背景下,大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任务,一是要加快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设;二是石窟考古与价值挖掘、保护展示利用的技术改造,回应好时代和人民对于石窟遗产文化的需求,服务国家文化自信和遗产外交;三是以石窟为突破口,更新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的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