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专题总第295期 >2023-08-20编印

为新时期石窟寺保护提供新思路
中外专家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
刊发日期:2023-08-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何满潮

何满潮

宋新潮

宋新潮

李六三

李六三

苏伯民

苏伯民

  塞西莉·克里斯蒂娜·夏洛特·史密斯·克里斯滕森

  塞西莉·克里斯蒂娜·夏洛特·史密斯·克里斯滕森

阿卜杜勒·萨马德

阿卜杜勒·萨马德

黎方银

黎方银

  

  新渝报讯(记者 张玮 罗婷婷 见习记者彭茜/文瞿波欧柚希/图)凝聚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的新共识,表达石窟寺保护研究工作的“中国声音”“世界共鸣”。8月19日,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开幕式后,来自中国、巴基斯坦、挪威等国的石窟寺管理者、研究者和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石窟寺文物保护理念与技术、石窟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等话题,各自作出具有全局性、前沿性、国际性视野的主旨报告。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从事保护研究工作已经60多年,是我国文物保护的杰出代表,为我国文物保护发展,特别是石窟寺保护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指引下,石窟寺保护研究实践成果不断涌现,人才机构建设成果卓越,社会大众关注日益密切,中国石窟寺保护事业取得不断进步。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这既是石窟寺保护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也是石窟寺保护实践的现实需求。
  黄克忠说,主旨报告中,既有来自行业的战略思考,也有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案例分析。大家碰撞交融,必将为新时期石窟寺保护的新任务、新挑战、新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拓宽新途径,从而推动开创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的新局面。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马里奥·桑塔纳·坤泰洛在致辞中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名会员,其中很多会员在中国。他鼓励中国和国际同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分享想法以及在石窟寺保护方面的优秀实践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作《材料革命与石窟保护工程应用》专题报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作《监测数据看石窟寺保护的风险》专题报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作《中国石窟寺保护成就与思考》专题报告,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苏伯民作《敦煌石窟保护成效与技术体系构建》专题报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挪威国家委员会委员、世界遗产促进会创始人塞西莉·克里斯蒂娜·夏洛特·史密斯·克里斯滕森作《乌卡时代VUCA适应性和变革性游客管理》专题报告,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白沙瓦)考古与博物馆局局长、博士阿卜杜勒·萨马德作《巴基斯坦近期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题报告,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黎方银作《“思”与“行”——气候变化下的大足石刻保护》专题报告,分享了大足石刻研究院面对气候变化下的“大足智慧”。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李黎主持论坛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及理事长何满潮——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场工程革命
  石窟岩体稳定性问题的创新性解决离不开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强力支撑,材料的创新是弥补文物保护工作中岩石工程破坏的一项革命性进展。
  文物保护工程、能源工程、地灾工程和国防工程等是国家强国战略。这些工程频繁出现大变形破坏的问题,工程体破坏的实质是其中的小变形钢筋材料忍受不了大变形状态而破断。文物工程破坏特性呼唤新材料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PR(负泊松比)新材料是一种新型超材料,它消除了颈缩,具有高强高韧、抗冲击、无磁和忍受大变形等特性,现已成功运用于文保等工程实际,为石窟岩体加固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视角。
  以NPR新材料为支撑,滑坡灾害牛顿力监控、圆觉洞石窟顶板三心拱加固技术、地下工程大变形控制等系列技术应运而生,为石窟寺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些新技术体系推动下,除了文保工程之外,也实现了能源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地灾工程和国防工程等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理事长宋新潮——
数据为石窟寺保护提供强大支撑
  从2017—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中面临着自然因素带来的风蚀和水害风险、保护管理规划不完善、游客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和能力建设短板、经费投入和保障不足以及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成效不够等挑战。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为石窟寺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持续性的数据支撑,以此为依据,我认为,下一步石窟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完善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在研究方面,要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应用,强化考古调查和价值挖掘,充分发挥世界遗产的引领作用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高地作用。
  在保护管理方面,要高度重视管理规划的完善,建立新的体制机制,明确各个遗产保护地的权责与分工,加强本机构与其他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完善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促进保护工作和与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互相协调,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强化管理的监测工作信息化。
  在展示利用方面,要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做好遗产价值阐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要进行多元化展示利用,探索多元的展示利用方式,更全面、立体地呈现石窟寺遗产价值,着力推动社会教育,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与游客服务质量。当然,争取各级政府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社会力量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保障我们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保工作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更好地发挥我国石窟寺保护工程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
石窟寺保护应直面时代需求
  石窟寺集中展现了宗教的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辉煌成就,反映了古人建造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灿烂文化,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考古研究、保护技术和理念、安全防范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石窟寺保护研究机构和人员力量显著增强,石窟寺保护利用事业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结合我国石窟寺保护历程及新时代国家对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需求,我认为,石窟寺工作在新阶段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要深刻认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示范价值。中国石窟寺体系完整、分布广泛,发展脉络清晰,内涵深厚,是文物大国的重要标示。石窟寺在展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中华文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新发展的文化特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要重视石窟寺多重价值与突出特性研究。石窟的选址和营造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石窟多重价值研究和突出特性的凝练,是有效保护利用的重要依据,石窟寺所具备的文化、哲学和历史观念,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正确理解是事实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三是要回应好时代和人民对石窟文化传承的需求。讲好石窟故事,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石窟保护发展理论,推动石窟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四是要推动科技赋能石窟保护研究利用走深走实。其他领域的理论方法、科技手段与石窟寺保护理念和实际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石窟寺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仍亟须科创中心等大型实验室和实验数据的支撑,应重视发挥科技平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科技赋能石窟保护研究利用。
  当前,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石窟寺安全的深刻影响和严重威胁。今天我们以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保护为题,凝聚保护共识、阐发石窟声音正当其时。在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石窟寺保护工作前景广阔,但也充满了新的挑战,石窟寺保护应直面时代的需要,通过理论与技术创新,切实发挥石窟寺在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传播、创新中的显著作用,解决好气候因素对石窟寺保护的挑战,讲好石窟寺的故事,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做出中国贡献。

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苏伯民——
完善保护体系 确保敦煌石窟永久保存下去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莫高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等石窟,开凿于公元4—14世纪,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共549个,其中又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最为著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窟寺保护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基本原则。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敦煌莫高窟陆续实施了一批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项目。同时,依托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逐步形成了古代壁画彩塑、石窟寺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石窟监测预警、石窟文物数字化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6922.13平方米壁画修复,29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并建立了完善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随着石窟预防性保护体系的建设和不断完善,莫高窟抵御气候变化等各类风险因素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不仅能及早发现风险因素并及时处置,还为莫高窟的开放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数字化技术赋能石窟寺保护,展示形式不断创新,在降低洞窟参观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敦煌文化宣传展示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更多的渠道了解敦煌文化。
  未来,敦煌研究院将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持续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的监测、研究,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确保敦煌石窟能够永久保存下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挪威国家委员会委员,世界遗产促进会创始人塞西莉·克里斯蒂娜·夏洛特·史密斯·克里斯滕森——
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
  世界遗产及其他保护区的传统管理模式侧重于保存、保护并确保相关价值能够代代延续。除了游客接待外,旅游业往往也是遗址管理和遗产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旅游业和游客管理的主要侧重点是在保持和控制增长的同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这种形式通常被称为“可持续”或“负责任旅游”。
  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们所处的世界经常被描述为越来越易变、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模糊。除了天气异常情况的不断增加对遗产构成直接风险外,也应做好遗址管理来应对那些由于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而直接或间接产生的较难预测的影响。除了需要对已经确定的难题进行易变性和风险评估之外,我们还必须准备好应对更多的意外情况。因此,预见性和适应性管理在遗址、景点和社区管理中就变得日益重要了。在此情况下,需要构建有关工具和方法,来进行转型变革以及增强社区韧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游客管理评估和战略工具》,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工作手册》的新增部分,设置了四个总体目标,即实施有效治理和游客管理,保护遗产价值;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和文化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目标涵盖了40个管理目标和200多个指标。作为一种自我评估和战略制定工具,《游客管理评估和战略工具》适用于适应性和响应性管理,能帮助遗址管理机构对游客和旅游业进行管理,保护遗产价值,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与博物馆局局长、博士阿卜杜勒·萨马德——
加强中巴合作缔结文化遗产友好合作关系
  巴基斯坦古犍陀罗国曾是文明的摇篮,而现在的犍陀罗地区仍然遍布着大量的考古遗址,蕴藏着从史前到中世纪的历史。
  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作为巴基斯坦考古学界定调和指导方针制定的先驱,过去二十年来,通过实施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和遗产宣传工具等现代考古工作,不断拓展全链条的工作模式和新方法。为增强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最新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促使整个巴基斯坦考古学界制定了未来战略,并展开了新的科学合作。以这些合作为背景,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工作的新方法,如科学发掘、保护、社区参与和宣传,以及将该地区打造成巴基斯坦宗教旅游中心的目标。
  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巴基斯坦考古和博物馆局签署了友好合作关系谅解备忘录,为缔结中外石窟友好关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中巴在石窟石刻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方面的合作必定能更上一个台阶。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黎方银——
气候变化下的“大足智慧”
  气候变化不仅与文物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还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大足石刻研究院始终坚持“思”与“行”的理念,系统化、整体性地推进气候变化下的大足石刻保护。
  多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一直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大力开展遗产监测,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石窟寺潜在风险的基础;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石窟寺潜在风险的前提;大力实施保护项目,筑牢基础消除隐患,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石窟寺潜在风险的关键;强化考古研究和数字记录,注重石窟信息留取和保护,并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石窟寺潜在风险的重点。
  黎方银说,主动做好常态化预防性保护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石窟寺与其他文物一样,正呈现出传统风险与气候变化下新的风险相互叠加的趋势,使其面临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大;对于极端气候对文物造成的灾害性损失,大家往往都能关注到,但对包括极端气候在内的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文物造成的系统性、持续性、不确定性影响还关注不够、认识不足,需要站在整体和长远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面对日益变化的气候环境和更加复杂的石窟寺病害因素,需要以跨领域、跨学科的视野,在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方面与时俱进,以应对和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对石窟寺保护的影响,特别是要更主动地做好常态化的预防性保护;气候变化不仅会加剧文物损害或损毁的风险,更会加速文物信息的衰减。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保护,不仅要重视其物质形态的保护,也要注重其历史信息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