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专题总第294期 >2023-08-19编印

守护国之瑰宝 留住文化根脉
——大足落实落细“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
刊发日期:2023-08-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前后对比。

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前后对比。

文保人员分析文物成分。

文保人员分析文物成分。

文保人员对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激光清洗。

文保人员对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激光清洗。

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复工程。

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复工程。

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

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

  

□新渝报记者陈安林余佳/文瞿波欧柚希/图
  星月亘古,大足千年。大足石刻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共计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事业顺利推进。大足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大力推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工作,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这篇大文章。

顶层设计 织密文物保护网
  2017年,重庆市首部针对单个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颁布。
  2019年,经中央编办同意,重庆市编委批准,大足石刻保护管理机构——大足石刻研究院升格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直属、委托大足区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
  2021年,《“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重庆市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实施方案》《“十四五”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出台……
  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掌上明珠”大足石刻的保护受到了国家、市、区的关心和支持。从行政编制、具体工作安排到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工作,相关保障机制不断强化完善。
  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聚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大足石刻的代表作,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但经过800多年岁月侵蚀,它早已百病缠身。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抢救加固保护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的“一号工程”,抢救刻不容缓。国家文物局立即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机构挑选精兵强将,建立起一支专家工作队,专门处理宝顶山千手观音像的修复。8年时间,17家合作单位,150余名工作人员,在20多种现代科技检测手段的配合下,对造像本体进行了包括石质胎体、金箔、彩绘各层面的深入加固和修复。终于,在2015年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千手观音造像金身重现。该工程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保护工程。
  千手观音造像的保护,是大足石刻整体保护的缩影。大足区境内的5万余尊石窟造像,以中小石窟居多,散落于青山密林之间,管理难度极大。2001年至2019年间,大足石刻研究院维修了68处中小石窟中的13处石窟保护建筑,加固了3处石窟岩体,但仍有大量石窟造像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为此,2020年9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石窟寺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制定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保护三年滚动计划,从长效机制、本体保护、安全防范、环境整治、设施配套等多方面入手展开保护管理,全面改善中小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现状,让中小石窟得以“益寿延年”。项目范围包括中小石窟69处,其中大足6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潼南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颁布施行六周年之际,该《条例》对大足石刻的保护范围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大足舒成岩摩崖造像、妙高山摩崖造像并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山摩崖造像,纳入大足石刻保护范围;今年8月,川渝多个部门共同签署《大足石刻文化与环境司法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开启大足石刻文化遗产生态司法保护新篇章;当下,重庆与四川正在加快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大足区把保护研究利用好大足石刻作为“一号工程”,用一系列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力推动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迈开“大足”。

广泛合作 凝聚智慧力量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属于全人类。保护大足石刻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仅凭大足一域之力,远远不够。引进更多的先进经验、理念迫在眉睫。近年来,大足坚持“走出去”,从各大院校、各个国家、各个研究机构汲取智慧。
  求贤若渴——与重庆大学和2000公里外的浙江大学相继签订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大足石刻研究院与这些高等院校在科技、人才方面创新合作,解决国家文物保护工程领域重大技术创新难题,探索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服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共同开展成果推广。
  走出国门——与意大利开展合作,建设了“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开展了“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保护”,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合作成果,成为“最佳文化合作伙伴”;与日本携手研究大足石刻在保存状况评价、修复保护材料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共同建设实验室、培养人才。
  扩朋友圈——与复旦大学共建石窟寺岩体裂隙灌浆材料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四川省文物保护机构共同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活力不断迸发,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保护理念不断升华,保护修复水平不断提升。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余年来,大足石刻共实施文物保护项目100余个,保护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从仰视到平视,从跟跑到并跑,向世界石质文物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开始向世界文物保护输出智慧。

科技赋能“硬核”护航文物保护
  “目前大足石刻已经进入到高速风化期,多种病害相互叠加,需要创新、创新、再创新,依靠科技力量才能真正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在2023年重庆两会上,时任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这样说道。近年来,大足石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在多项保护工程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
  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大足石刻创造性地将工业X光探伤、红外热成像探测等技术首次成功运用于石质文物勘查研究,开创了多学科、多领域开展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先河。在实施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中,针对造像及周围环境复杂且隐蔽的裂缝处,大足石刻联合多个科研院校,研发出新型复合灌浆材料,对施工工艺进行创新性改良,通过对宝顶山大佛湾卧佛及周边区域采用截水帷幕、地面疏排水、竖向泄水等综合性技术措施,形成疏堵结合的立体式防渗体系,有效解决了卧佛数十年来存在的渗水问题,突破了水害不同特征裂隙渗流通道精细探测的难点,攻破了我国潮湿环境下砂岩质石窟寺水害治理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南方地区石窟的水害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大足石刻在开展重点保护工程的同时,还不断深化文物保护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石刻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先后依托网络数字技术,建成覆盖30多处重要石刻的“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依托现代监测和信息技术,建成具有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通过监测预警平台,能清晰地看见宝顶石刻大佛湾卧佛内部的湿度、温度、渗漏水情况,为大佛湾水害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看见圆觉洞内瞬时游客量,动态保证洞内二氧化碳、湿度、温度在合理范围。
  如今,大足石刻的文保工作人员只需密切盯着“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借助这双电子眼睛,就能知晓大足石刻文物所处的微环境、文物本体与载体的病虫害和景区游客管理等数据,敏锐地捕捉文物与环境的细微实时变化,判断可能要采取的干预措施。

代代坚守 薪火相传守瑰宝
  1974年,38岁的郭相颖调到大足县文管所,他的工作,是一个人守护北山石刻。当时的大足石刻籍籍无名,文物保护条件更是极差。在缺水、缺电、孤独的北山上,郭相颖一个人、一把尺子、一支笔,开始一龛一窟地为“石头人”描画“建档”,完成了一幅20多米长的手绘画卷,上面画下了大足石刻宝顶山和北山所有重要的石窟造像。在1999年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正是这份画卷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回应了现场所有外国专家的质疑。入遗之后,重庆市、国家文物局持续加强对大足石刻保护利用的支持力度,开展煤改气、排污系统等环保工程,此时大足石刻的保护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2008年,43岁的陈卉丽担任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项目修复组组长。面对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没有可参考的修复案例,陈卉丽稳扎稳打,不断地进行调研、实验。她和团队一起为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建立健康档案,在修复中为了找到观音主手的修复依据,他们跑遍了国内30多座石窟进行现场调研,查阅了大量佛教经典。千手观音修复编制的修复实施方案达1066个、填写调查表有1032张、数据约3.5万个、手绘病害图297张、病害矢量图335幅……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大足石刻文物修复者长达8年的坚守。
  2022年6月,大足石刻文物医院正式建成投用。这是一所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理念相结合,文物修复与公众展示相辅相成的“文物全科医院”。在文物医院里,由15位专家组成的专业保护修复队伍,可为各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专业判断以及科学诊断依据。在这里,文物保护不再是仅凭经验判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对文物表面病害进行修复,而是依托于现代技术定期对文物进行“体检”,实现文物病害提前预防与精准诊断,治愈文物“内伤”,尽可能延长大足石刻文物寿命。他们中间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初出茅庐的“90后”,他们一代代人从青春到白发,一代代人又源源不断汇流其中……
  从一人独自守山到文物全科医院,从抢救性修复到预防性保护,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的一次次蜕变背后,是一代代大足石刻人的传承与坚守,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筑牢文物保护的“防护墙”。
  精美的石刻伫立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它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正是一届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一份份智慧的支撑、一个个科技创新的驱动、一代代人的坚守,让上千岁的大足石刻流传至下一个千年,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