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A3:大足石刻文化城建设项目集中开工特刊总第277期 >2023-07-27编印

大足石刻文化城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
刊发日期:2023-07-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规划区域约36.6平方公里
站城一体产城景文融合
未来城市封面
山水人文之城智慧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美丽幸福之城

2025年
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15分钟“生活圈”基本建成
“铁公空”多式联运
现代化城市初步成型

2035年
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体系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最优空间
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四宜”高品质城市

海棠新城片区:打造大足中央政务、商务区及城市综合服务区
文化城核心区:发展科研、博览、旅游服务等;
大足母城片区:以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
大南山片区:高品质生态人文康养生活区,发展教育、科技研发等产业;
智慧商贸物流片区:发展商贸、数字创新、智慧仓储等产业
一期综合开发21个项目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大足又迎来一个春天。
  大足石刻文化城的建设,是大足区委、区政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延续大足石刻文化基因,传承“慈善孝义廉”价值理念,突出文化产业特色功能,营造石刻文化空间场景,形成石刻文化和城市空间交融共生的城市,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作出的决策部署。
  这座承载百万大足儿女梦想的“未来城市封面”,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空间在这里交融共生,厚重文脉在这里薪火相传,回眸千年、展望百年……
  在书写现代化新大足的光荣历程中,这座有质感有温度的文化城,正在城市更新中向新而行、进阶而上。
  □新渝报记者李美坤陈龙通讯员陈皓杨畅

她与水相依——鱼儿露水时溅起的水波,惊动了太空荷花绽放的花瓣,摇曳着绰约、芬芳的海棠。
她与山为邻——在这里,停下脚步,倾听,婉转的鸟鸣;呼吸,清新的绿氧。
她薪火相传——石刻文化蕴含在城市的血脉中,入则宁静,出则繁华。
这就是大足石刻文化城,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

一张蓝图绘到底
未来城市封面呼之欲出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城市规划,就是读懂这座城市、乃至这个时代的“密码”。定基调,明方向,绘蓝图。
  2021年12月26日,大足区第三次党代会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新城”写入报告,向百万大足儿女作出庄严承诺——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
  2022年12月29日,大足区委三届五次全会在总结当年工作成绩时指出,深化大足石刻文化城文化价值系统研究,完成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准备工作紧张有序推进。
  2023年4月7日,大足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大足石刻文化城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大足石刻文化城进入施工倒计时。
  2023年7月26日,随着大足区荷棠小学的动工开建,标志着大足石刻文化城重要基础设施正式动工开建。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正徐徐展开美丽画卷。
  ——规划引领,彰显特色。大足石刻文化城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围绕“大足石刻”金字招牌,突出“三山一城”,科学规划设计,统筹石刻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彰显石刻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城公共空间的精准度、辨识度、知名度,体现人文温度与历史厚度。——梯次开发,循序渐进。大足石刻文化城坚持“向心发展”,推动文化城“北延、南拓、东扩、西优”,遵循“交通先行、功能带动、环境优先、配套同步”的开发理念,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突出文化城扩容提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足石刻文化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让绿色不仅成为城市的靓丽底色,更成为特色发展的鲜明成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凸显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和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
  ——统筹联动,合力推进。大足石刻文化城遵循“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镇街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建设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确保高质量推进文化城规划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协调配合,广泛动员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大手笔,大格局,大战略。
  秉承石刻文化基因,大足石刻文化城绘就了5.48平方公里产城景文高度和谐统一的“未来城市封面”。大足石刻文化城因站而兴,站城一体,以成渝中线高铁大足石刻站为核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实现“铁公鸡”多式联运。
  以“千年文化城、生态化龙溪”为理念,化龙溪融入大足优秀文化,水与城、园与丘、花与田交汇,绘就“山水城、人文景”和美画卷。
  石刻保护传承基地的“未来之光”,完美呈现大足未来的数字化场景,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
  大足石刻文化城,是一座山水人文之城,智慧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美丽幸福之城,更是成渝中部的崛起之城、世界级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新理念贯穿始终
城市功能布局逐渐清晰明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岁月如歌,时空穿越。
  自大足石刻文化城启动规划编制到开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贯彻始终,一个站城一体、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面容逐渐清晰……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6万人,城市总人口达30万人;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及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有序开展,骨干道路、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一大批文旅融合、商贸物流、地产开发等项目大力实施并建成投用,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
  建成区4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实现5G通信全覆盖,智慧化管理模式全面推广;
  城市更新初见成效,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3个;
  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等国际性品牌活动持续举办,城市生态价值充分释放,“产、城、景、文”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初步成型。展望2035年——
  大足石刻文化城将再新增城市人口10万人,城市总人口达40万人,建成区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体系,城市综合承载力、外在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
  这座城,是大足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平台,承载了百万大足儿女的梦想,规划好、建设好至关重要。这里,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空间交融共生;石刻文化的厚重文脉传承沿袭;可感受大丰大足之“味”,体验文化会客厅之美。
  结合文化城功能布局现状和发展空间,将打造5大功能片区:
  文化城核心区——发展文化科研、文化博览、旅游服务等产业,配套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功能;
  海棠新城片区——打造大足中央政务、商务区及城市综合服务区;大足母城片区——以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导,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大南山片区——打造高品质生态人文康养生活区,以发展职业教育、科技研发等产业为主导,强化大足石刻文化专业人才培养;
  智慧商贸物流片区——发展国际商贸、数字创新、智慧仓储等产业,配套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功能。

石刻文化为底
感知体验城市的第N面
  亘古弥新的石刻文化,是大足石刻文化城的基因和特质。独树一帜的渝蓉高速大足石刻服务区,蕴含“开山化石,励志图新”城市人文品格的218大厦,体现“大丰大足,五谷丰登”的三馆一中心,一步一个文化“负离子”的新南路……大足石刻文化城CBD,全国独一无二。
  在大足石刻文化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荷棠小学等教育配套设施让明天的希望起航,香国公园,昌州古城,“如梦荷棠·山湾时光”,海棠湖公园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走进展示大足前世的大足博物馆,穿越“千年一刻”;走进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沉浸式体验“中国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走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国际交流基地,感知论坛上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的火花;走进文化创意区,捕捉文化创意点亮的激情与梦想;走进数字经济产业园,触摸现代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创新交融的魅力;还有囊括旅游服务、商务会展、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让你感叹“在这里,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还有融入大足石刻文化的“一盏灯”,让你仰望天空时,发现它是最亮的星星……大足石刻文化城展现着与天地共生、与自然共融的惊世容颜。
  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最优空间和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四宜”高品质城市目标,大足石刻文化城塑造海棠香国美丽宜居乐业场景,让城市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亲子游乐、新奇探索成为家门口就能办到的事。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质感,堪称高品质生活的新范例。
  千秋大业,重在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规划设计只是掀开了大足石刻文化城的面纱,展现出了未来的轮廓。接下来的建设才是关键。”海棠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根据规划实施意见,规划面积36.6平方公里的大足石刻文化城,将推动“一中心四组团”向心发展,加快宜居、韧性、智慧“双70”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大足区“提质、扩容、强核、融圈”注入强劲的动力。
  ——到2025年新增城市道路约50公里,改造城市道路约15公里;
  ——到2025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到2025年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集中处理率达98%,污水再生利用率达20%;
  ——到2025年新建充电站65座(其中公共充电站48座,累计达到89座),充电桩数量累计达到1728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88个);
  ——到2025年实现文化城5G通信全覆盖,全面提升千兆光网接入,推广IPv6互联网协议应用;
  ——到2025年新增综合公园7个、新增社区公园12个、提升现状公园1个、新增街旁绿地10公顷,形成多个高品质生态公园;——高水平举办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大足石刻国际年会暨大足工匠年度颁奖典礼,增设中国南方石窟寺研究中心、石窟寺保护利用国际交流基地、大足学院等文化设施,打造大足石刻保护研究的国际性学术品牌盛会和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发布聚集高地;
  ——重点打造宝顶山、北山、南山3处以“石刻文化”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公园,结合文化设施建设,提升现状7处、新建11处、增扩3处文化主题公园,结合社区生活圈布局多个社区邻里公园,满足社区活动和居民日常游憩需要,与各大生态公园一同形成石刻文化体验的重要空间载体;
  ——到2025年,引进1—2所高等院校在大足办学;
  ……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
  大足石刻文化城内,成渝中线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C3线穿城而过,这一“快”一“慢”的交汇中心,恰如历史的新起点。
  慢下来,涵养的是大足标准、大足质量;快起来,成就的是大足速度、带着效率。
  在这一快一慢之间,蕴藏着一座未来之城的辩证法,也将继续谱写大足石刻文化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