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渝报深度总第263期 >2023-07-07编印

中华血脉觉醒重庆该如何“修炼”
刊发日期:2023-07-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的学生们正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练在练
习舞
习舞中敖火龙中敖火龙。
(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新渝报记者
渝报记者黄舒黄舒
摄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的学生们正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练在练 习舞 习舞中敖火龙中敖火龙。 (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新渝报记者 渝报记者黄舒黄舒 摄

  “丽人行”国潮手办深受市民喜爱。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摄

  “丽人行”国潮手办深受市民喜爱。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摄

国潮音乐剧《韩熙载夜宴图》受到观众喜爱。 重庆日报记者齐岚森摄

国潮音乐剧《韩熙载夜宴图》受到观众喜爱。 重庆日报记者齐岚森摄

  

  今天,你体内的“中华血脉”觉醒了吗?
  “血脉觉醒”最初常见于网文小说中,用来形容继承自先人的能力,在某种情况下突然爆发出来。“中华血脉觉醒”,则是当下流行的一个“热梗”,指年轻人一旦到了某个年纪,就会喜欢上一些之前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
  反映在生活中,表现为开始喜欢种菜,热衷收集各式的购物袋等;“汉服热”“古风音乐热”,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突然间进入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而养珠盘串、围炉煮茶等被冠以“老年爱好”的活动,也不断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消费项目……
  中华血脉觉醒,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觉醒。传统文化,凭啥俘获了一众年轻人的心?未来,又将如何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富矿”?

1

  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会显得“气虚”;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不可能唤醒年轻人体内沉睡的文化基因。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其中有个细节值得关注——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个百分点。
  什么是新业态?比如,助力文化产品“出海”的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的文化数字服务等,就很“新”。新业态为什么成绩亮眼?这需要我们把目光放回到“文化”这个落脚点上。
  土壤肥沃才能结出硕果。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排在首位的就是“连续性”。他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至今仍在发展的文明,中华文明蓬勃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为今天的“血脉觉醒”提供养分。
  可亲可感拉近了人心距离。中华文化具有“日用而不觉”的特征。日常生活中书写的汉字、使用的器具、装扮的服饰等,都是千年文化依然鲜活的见证。
  今天的我们,仍旧与李白沐浴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同一片月光下,能够没有障碍地与苏轼唱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情。
  守正创新赋予全新生命力。特别是对于“Z世代”而言,传统文化要“活下去”,不能再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只有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地扬弃,塑造崭新的时代精神,血脉觉醒的道路,才会更通畅。
  从河南卫视运用“5G+AR+VR”等技术,推出的《唐宫夜宴》等一系列出圈作品,到故宫展开跨界合作,多次打造出爆款文创产品,再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洛阳应天门灯光秀屡屡冲上热搜……一系列文化现象“刷屏”的背后,凸显的正是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2

  中华血脉觉醒这个“梗”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血脉觉醒的前提,是“人一旦过了XX岁”。而这个岁数的年限,大多集中在二三十岁。
  当然,血脉觉醒的时间点不应受限。在文化复兴的熏陶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也开始喜欢上国潮。年轻人生长在国力蒸蒸日上,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这是国潮兴起的根本。此外,伴随着非遗进课堂、传统文化进课堂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对于文化的身份认同,变得更强。
  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制约中华血脉觉醒的因素,还有哪些?
  向下渗透的方式还不够柔和。中华文化具备极强的美感,要理解美感背后的文化意涵,离不开专业、系统的训练。比如,想看懂书画,基本的笔墨技法要了解;要品味出戏曲的精髓,唱腔、身段、服饰等知识,应该有所掌握。青少年阶段,正是培养这种审美的启蒙阶段。
  但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和部分家长片面追求考级的艺术培养方式,让青少年很难与传统文化产生共情。成年人把文化工具化、功利化,自然也不能苛责尚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不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了。
  向内发掘的程度还不够深入。血脉觉醒带来了一系列新消费观,最典型的就是“新国潮经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潮研究报告》里,将2018年定为“国潮元年”。从这一年起,一大批以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为载体的品牌和商品,开始大规模出现。
  问题同样显而易见。品牌杂乱,价格虚高,最突出的,是滥用文化元素。博物馆将文物图片印在马克杯、帆布袋上,服装商为T恤加几个毛笔字,美妆产品在包装上添几只仙鹤、画几朵祥云……不管质量如何,皆可美其名曰“国潮”。
  向外传播的途径还不够畅通。近年来,一些以中华文化为母题的出海产品,如网络文学、电影电视剧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今天我们推动“文化出海”,让中华血脉融进世界文明的“主动脉”里,背后的底层逻辑很清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也需指出,当前具备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中华IP仍然较少。梳理背后的生产线,可以发现,优秀专业人才稀缺,营销手段匮乏,不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需求等短板,还在制约着中华血脉向外流淌。

3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为中华文化血脉觉醒指明了方向。血脉觉醒带来了新国潮,新国潮不断反哺血脉觉醒,它们共同指向“文化”这个核心命题。
  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大力建设“承千年文脉、筑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文化强市。利用好新国潮,让更多人觉醒“中华文化血脉”,有助于重庆“文化富矿”更好走向市场、走向大众。
  练好“内功”,人民的日常生活要浸润在文化中。
  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的铜梁,有“龙乡”之称。铜梁龙在融入进当地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同时,也通过创新扎龙技艺、打造山水实景剧等方式,让非遗焕新。
  类似铜梁龙这样的地方名片越来越多,并逐步参与进当地教育、文旅、就业等多个环节,出现在老百姓目力可及之处,让各地城市的文化成色更足,特色更亮。
  练出“新招”,传统文化要更适合今人的口味。
  重庆歌舞团推出的舞剧《杜甫》,不仅将中国古典舞进行了当代化创新,同时也在文化IP孵化、文化衍生品开发上获得成功。自2016年首演至今,长盛不衰,成为城市文化的现象级名片。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方民俗资源,一系列国风舞台剧、剧本杀、网络游戏、文创周边等收获了大量的年轻“死忠粉”,在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壮大了文化市场。
  练成“肌肉”,善于变资源禀赋为经济优势。
  荣昌陶器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22年,荣昌规上陶瓷企业年产值达87.19亿元。年轻从业者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注重对器型、颜色、釉料等的创新,开发出的新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新思维带来新势能,正如荣昌的安陶小镇,各地纷纷涌现的特色小镇正在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文化为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让中华血脉更醇、更香,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就像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所讲:“这要求我们既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时代心声实现中国化表达;同时又要在更广阔的文化意义、国际化维度上来探索有个性的表达。”
  从非遗传承到文物保护,从汉服汉礼到年俗节庆,中华血脉一直在从容流淌。虽有波折,但文化的万千小溪,终究会汇集到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 据重庆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