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251期 >2023-06-19编印

破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大难题
我市构建跨学段、全要素的数字评价平台
刊发日期:2023-06-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李志峰通讯员谢龙建
  6月1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在重庆七中召开的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重庆市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市以教育城域网为骨干、区县信息化条件和资源为支撑,已基本构建起了跨学段、全要素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平台,每年对近70万师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部署,2022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较好、常态化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区域中,遴选3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等开展试点工作,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百万级规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础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成长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形成数据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解决方案。重庆是7个整个全(省)市纳入试点的重点省市之一。
  为有序推进我市相关试点工作,我市召开了此次会议。会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人以“第五代教育评价理论下的重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为题,围绕国家试点的重庆技术方案、第五代教育评价理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庆模式”等3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庆模式”进行了解读。
  该负责人解释,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往往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师评价能力有待提高,习惯于“应试教育”的看分数、排名次等简单评价。二是评价内容较片面。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某些方面,比如学科成绩、课堂表现等,且教师一般只在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评价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没有突破如何准确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担当、价值观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没有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育人价值。
  为此,我市于2022年启动了“第五代教育评价理论下的重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该模式是以第五代教育评价理念为支撑,充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运用表现性评价、探究式任务评价等评价技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精准评价的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重庆谢家湾学校、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重庆市合川巴蜀小学、重庆市南渝中学校、重庆复旦中学、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等6所学校,分别就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创新实践进行的经验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