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243期 >2023-06-07编印

“中华第一考王”27次高考:只为一个梦
刊发日期:2023-06-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罗义华
  6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四川成都56岁的梁实正在备战他的第27次高考。他说今年的目标是考上重点本科院校,参考去年的成绩,今年或能考到560分,希望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高考。
  被网友称之为“中华第一考王”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的梁实,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今年即将进入高考场,一共是27场高考。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白的大叔,一直在为着自己心中的大学梦不断拼搏。
  “就算是考上了自己心中的大学,都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少人都向“梦中人”梁实发出了灵魂拷问。从众多媒体的报道中,笔者梳理出回答拷问的重点三条——
  执着高考与“功名”无关。1992年始,梁实先后做服装、木材批发等生意,赚了100多万元,是成都街上最早一批开上私人小轿车的人。当时,人均月薪不超过500元。在他心中,大学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他想读好大学,证明自己的价值。
  屡败屡战贵在坚持。梁实被人称为“梁三百”,是他的高考平均都在300多分,最多的也只400多一点。但他一直在总结提高,从原来钟情于川大数学系,从去年转向了文科。他曾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但他最终拒绝就读,因为不是他心中的大学。如果仅是为了一个国家承认学历的文凭,他觉得那不是他要的。
  27次高考只为一个梦想。梁实心中的大学梦一直深深地埋藏着,2001年,教育部发文宣布:高考报名取消年龄限制。事业有成的他,重新点燃了心中的大学梦。20多年高考的每一次失败,他都会不断总结,希望下一次考得更好。儿子都长大走进高考场了,父子同考。儿子考到美国读研了,他仍在考。有人笑他是“现代范进”,他说:“你不懂!”
  梁实追逐27年的高考,不为文凭、不为“功名”、不为“前途”、不为发财,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作出终身努力,献出时间、青春、精力、财力,这样为了一个目标而坚韧执着的人,这种精神难道不是非常宝贵的吗?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愿梁实今年高考好梦成真,更愿他的精神给众多参加高考的学子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