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熊敏秀
近日,有听力障碍的刘先生在语音翻译App和大足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以下简称“第一税务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到10分钟领取了发票,刘先生对税务工作人员连连比出“谢谢”的手语,税务工作人员也微笑着以“不客气”的手语作出回应。“听障人士办事难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为了让他们实现‘无障碍’办税,我们也在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大足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覃川说,第一税务所邀请了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和大足职业教育中心的老师组成志愿者队伍,每个月开展一次税收志愿活动,为听障人士提供精细“有爱”的服务,为特殊群体答疑解惑。
为了让特殊群体办事更便利,持续打造“税务牌”温暖,除了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9月,第一税务所还对办税场所的设备进行了优化升级,在大厅的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上安装了可以把语言翻译成文字的“音书”App,同时组织办税服务厅人员学习基础手语,让听障人士可以通过“App+手语”的方式与税务工作人员“无障碍”沟通交流,也让工作人员能更准确、快速地掌握纳税人的诉求,解决了听障人士办税缴费的“急难愁盼”。
第一税务所40周岁以下青年占总人数69%,无时无刻洋溢着朝气与活力,除了在打造“税务牌”温暖上下功夫,第一税务所在建设清廉机关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每年税务所都会有新成员加入,为了让新同志能尽快熟悉区局情况和工作岗位,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廉政谈话’。”覃川说,“廉政谈话”不仅可以让新成员快速熟悉所内情况,还可以让大家在成为税务人之初就树牢廉洁从税意识,为他们系好“第一粒扣子”。
24岁的赖茜是第一税务所青年干部中的一员,今年是她加入第一税务所的第3个年头,对于她而言,税务延时服务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税务人,我们的使命很‘大’,摆在我们面前的,除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落实,还有税收征管体系的改革落地;我们的使命也很‘小’,服务好每一户纳税人,收缴好每一笔税费,这些都承载着我们的使命。”赖茜对记者说道。
在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税务所先后获得了“敬老文明号”“青年文明号”等称号,成功创建了“重庆市巾帼文明岗”和“大足区青春倡廉示范岗”。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爱心陪伴’和‘全程跟办’服务,全程为特殊群体和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让群众办税缴费‘少跑路、无障碍’,持续提升大家的办税服务新体验。”覃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