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217期 >2023-04-27编印

大足:“小蚕共育”促增收
刊发日期:2023-04-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人正在整理蚕房。

工人正在整理蚕房。

  

  新渝报讯(记者李东陈柯男文/图)眼下,大足区致力于蚕桑培育、生产的企业与农户,迎来了今年第一批春蚕破卵。
  在大足区中敖镇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小蚕共育室里,刚出生的幼蚕如蚂蚁般大小,工人正加紧给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喂食桑叶。据了解,春蚕从孵化到成茧共分为5个龄段,其中一、二2个龄段最为关键,中敖镇实施了小蚕共育的生产模式,将这一阶段的小蚕统一交由这家专业公司进行统一饲育管理。
  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刘文川介绍说:“我们能一次性共育1000张(春蚕蚕种纸),小蚕房通过数字化技术能持续保持恒温恒湿环境,保证蚕虫孵化和一、二龄段小蚕的发育健康,为后续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据悉,通过这样的小蚕共育模式,不仅能保障小蚕的生长发育,相较传统方式,蚕茧的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农户自己共育的小蚕,它的蚕茧产量一张(春蚕蚕种纸)在20公斤左右,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多公斤,我们现在采用集中共育的方式,一张蚕的蚕茧产量能达到40公斤到55公斤。”刘文川说。
  据了解,当共育室的春蚕进入三龄段后,将运往分布于中敖镇8个村的大蚕房进行下一步饲育工作,同时中敖镇匹配种植有万亩桑树,保障蚕桑生产工作。
  “公司全年养殖量有11批次,共计饲育13000张。现在正处于春季第1批次一龄段,平均一张有25000头蚕,共育室年产值在250万元左右。”刘文川介绍。
  下一步,中敖镇将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以西南大学蚕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蚕业技术科学研究院为支撑,拟引进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成立大足茧丝绸集团公司,发展茧丝绸产业,建设数字蚕桑文化特色小镇。在成渝大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线上线下一体的西南地区茧丝绸交易中心和国家茧丝绸西南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