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要闻总第199期 >2023-03-31编印

石臼舂出老味道
刊发日期:2023-03-31 阅读次数: 作者:□赵自力(湖北)  语音阅读:
  

□赵自力(湖北)
  老家要将危旧房拆除,我家老屋也在内。父亲有点舍不得,拍了许多照片留存,毕竟老屋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老屋很破旧,像一棵被白蚁掏空的枯树。拆之前,父亲转了又转,想找个能有点念想的东西,最后看到了墙角的石臼。那石臼我也眼熟,尽管落满了灰尘,但遮掩不住儿时的记忆。父亲和我都有点怀旧,于是爷俩一合计,把石臼抬了回家。
  石臼洗干净后,恢复了本来的面貌。那凸起的花纹,光滑的内胆,细细摩挲着,觉得格外亲切。
  以前,在农村老家,石臼是少不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清明舂软萩。软萩长出毛茸茸的嫩芽,母亲吩咐我和妹妹去掐软萩。一只竹筐,装满了软萩,偶尔我还要藏一只青蛙。倒软萩时,青蛙一跳老高,总要把母亲吓一大跳。软萩容易夹杂着草末,母亲总要亲自洗好,交给我们去舂。把软萩放在石臼里,我和妹妹轮流踩踏板舂软萩,一踩一松,石杵扬起落下,把软萩慢慢舂成碎末。抓一把碎末,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舂好的软萩,母亲再拿去加工做成粑。软萩粑,我们那里又叫清明粑,清脆可口,还特别有嚼劲,是我们儿时喜欢的美味。
  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吃汤圆。淘好的糯米,倒石臼里舂,然后用罗筛过筛子,漏下细细的粉。这可是细致活儿,要反反复复舂很多次,我们有点不耐烦时,母亲总说“慢工才能出细活儿”。那细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滴上几滴蜂蜜捏成汤圆,下到滚烫的开水里煮熟就成。那汤圆细腻,带着米的纯香,还有蜂蜜的甜味,夹一个放嘴里,总是舍不得马上吃掉,一点点用舌头拨弄着,直到快要融化了才慢慢滑下喉咙。
  几乎各种食材,都可以用石臼加工。花生米、黄豆粒,炒熟后可以舂成粉,然后做花生酱、黄豆粉。萝卜舂细后,可以和面粉一起炸萝卜丸子。经过石臼加工的食材,味道格外细腻些。母亲说,爷爷奶奶牙不好,石臼舂下的食物他们容易下咽一些。
  父亲懂得我的心思,请人把记忆深处的石臼,架在小院子里,跟儿时印象中一模一样。想吃什么,就动手去舂。记得我们第一件事,就是舂软萩,一家人做软萩粑。还真别说,搁置多年的石臼,依然舂出记忆深处的老味道。
  那枚年久的石臼,现在继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滋养着记忆,承载着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