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195期 >2023-03-27编印

国梁镇:党建给力产业活
刊发日期:2023-03-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刘平(左)和工人收虾。

刘平(左)和工人收虾。

  

□新渝报记者张玮文/图
  清晨5点多,大足区国梁镇全力村6组,星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虾塘里,工人们正忙着收虾。个头小的放回池塘,大的再进行一轮筛选,称重、打包、装箱……数十筐小龙虾通过货车销往上海、江苏等地。
  星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虾塘有500多亩,目前是国梁镇面积最大的“稻虾”养殖基地。
  “我们是去年来到国梁承包土地发展‘稻虾’养殖的,虾塘今年2月开始出虾,行情一直不错。”合作社负责人刘平是潼南人,在老家养小龙虾已有七八年,虽然虾塘只有100来亩,但经验却十分丰富。
  刘平一直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2021年底,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了国梁镇全力村,这里地势平整,阳光充足,交通也便利。
  “唯一的难题就是水源。”就在刘平和合伙人张正才为水犯难之际,国梁镇产业党建联盟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选址打水井。
  很快,在产业党建联盟的帮助下,星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关于水的问题得到解决。
  2月出虾以来,合作社的小龙虾销售火爆。最高时,每公斤售价达到了260元。
  “产业党建联盟搭建的电商平台也对我们的销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刘平透露,小龙虾即将进入丰产期,近期每公斤价格在100元左右,合作社一天可销售200多公斤,行情如此好,更坚定了他们下半年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
  以“党建联盟”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星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国梁镇深入落实“大丰大足·共享共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依托国梁供销社,建立产业党建联盟,成立1个镇级产业联合党委,下辖“桑+”“稻+”2个产业联合党支部以及渔业、经果、蔬菜、“大有田园”景区4个产业联合直属党支部。产业联合党委有农业担保融资服务、指导协调完善产业链条、提供电商平台等十大职责,切实把党建作用“显出来”,更好地发挥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
  国梁镇双山村村民何永锋属于返乡创业,2020年,他回乡承包土地发展蚕桑产业。修便道,建蚕棚,冻库申请项目补贴……“桑+”产业联合党支部开启“全程服务”,让何永锋倍感温暖。
  “每个支部分别由一名班子成员担任支部书记,力促党内部资源共享、发展共谋、利益共享。”国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产业党建联盟带动全镇发展“桑+”300余亩、“稻+”近3万亩、经果5000余亩、蔬菜1.3万亩。
  下一步,国梁镇将持续强化产业党建联盟,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举措,努力实现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