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黄乔实习生张颖
3月22日,2023年全市社会保险工作会议召开。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我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572万人、614万人、753万人。今年,将推动川渝两地档案互查,实现数字档案无感调用,让川渝群众在退休审档环节不跑路更便捷。
会上,市社保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杨尚彬介绍,近年来,重庆全市社保系统以改革促发展,以统筹惠民生,参保覆盖持续扩大,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基金运行安全有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2022年,重庆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572万人、614万人、753万人,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比例优化为56:44。8385个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9.8%。
同时,全市8047名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待遇发放实现“一天不拖、一分不少、一人不漏”,养老金发放惠及780万人,保障6.3万人享受工伤待遇。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行“不见面”“无接触”服务模式,全年大数据认证养老待遇资格717.5万人,无感认证占比9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以上。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6个模块系统顺利上线,实现工伤协议医疗机构联网结算,完成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
在川渝合作方面,两地携手完成20项重点任务,11个标准实现协同,28个服务事项实现通办,11个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异办理。持续推进两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资金定期结算,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30%以上。
2023年,工伤保险将加快完善经办规程,实施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改革,加强协议机构管理,建立费用审核指标体系,持续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
在川渝合作上,将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资金定期结算,推动川渝两地档案互查,实现数字档案无感调用,让川渝群众在退休审档环节不跑路更便捷。
同时,常态化开展养老、失业、工伤三险间数据比对,进一步健全与公安、市场监管、税务、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人社部数据平台的市外参保数据比对机制。
杨尚彬介绍,将持续推进待遇入卡工作,确保实现存量领待人员待遇入卡率60%,新增退休人员待遇入卡率95%的目标。规范违规领取社保基金追缴程序,推动将违规参保、违规代领等失信行为纳入社会保险领域信用体系管理。常态化开展内控制度专项检查、工伤保险协议服务机构专项检查、重大疑难问题飞行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