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张玮)共优消费环境,共建健康有序消费市场,日前,重庆市大足区消委会、四川省资阳市消委会和内江市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警惕消费陷阱。
川渝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共创共建共享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大足、资阳、内江三地消委会联合发出声明,消委会及其工作人员不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收取费用或者以其他谋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任何商家借助“3·15”或者消委会形象从事促销等宣传活动均与消委会无任何关系;消委会及其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私下建群、要求下载App或小程序以及收费、要求消费者购买产品等方式处理消费纠纷;不以各类创建评比活动的名义来收取市场主体任何费用,如遇类似事件请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委会反映。
三地消委会联合发布的消费提示包括食品选购、网络购物、商家促销等六个方面。其中,选购食品时,要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和市场,不采购“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感官异常的食品,不采购包装标识不齐全和过度包装的食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冻冷藏保存的食品;网络购物要货比三家,看清网购商品的规格、保质期、价格、支付方式、配送范围、退换货规则等详细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尽量选择规模大、证照齐全、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在参加“3·15”促销活动时,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全面了解促销手段中设置的附加条件,谨防虚假打折、虚假抽奖;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谨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保健品企业及产品信息,发现上当受骗保留相关证据,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一定要养成索取保留凭证的习惯,妥善保管消费发票、小票、电子交易信息等有效凭证。”大足区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提醒,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电话,也可以向当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消委会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