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题总第178期 >2023-03-02编印

青黄相约河海同潮
刊发日期:2023-03-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沿黄媒体团参观山东会客厅。

沿黄媒体团参观山东会客厅。

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

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

沿黄媒体团参观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

沿黄媒体团参观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

青岛·中德“国际客厅”。

青岛·中德“国际客厅”。

青岛日本“国际客厅”。

青岛日本“国际客厅”。

  

联动山东看世界
沿黄媒体团探访三站“世界窗口”
  “开放”是将山东青岛托上世界舞台的关键词,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让青岛以更加从容成熟的姿态汇聚着全球的目光。其中,“客厅”的打造,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走进青岛、了解青岛、牵手青岛,做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2月25日,来自沿黄九省的宁夏日报、山西新闻网、河南电视台等11家主流媒体组成的沿黄媒体团来到了《“青黄相约 河海同潮”沿黄媒体走进青岛“国际客厅”“山东会客厅”》活动探访的第二站——位于崂山区的山东会客厅。
  礼仪兴邦是孔孟之乡的文化传承,开放包容成就了齐鲁大地兼收并蓄的发展格局。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山东会客厅,整体面积6000平方米,除设有省内16地市的展区外,还为陇南、定西、喀什、日喀则、海北州等东西协作城市设置了展示窗口,可开展招商推介、项目路演、产品展示和新闻发布,是全球资源进入胶东经济圈、山东半岛乃至黄河流域城市的接入口。
  在这里,海内外客商可以直观了解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情况,以及23个入驻会客厅城市的发展特色,找寻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沃土”。
  对于山东会客厅接下来的发展,会客厅李经理接受媒体团采访时表示,会客厅将聚焦沿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策划多场与沿黄流域城市之间的走出去引进来产产招商推介活动和招商促贸展会活动。另外,会客厅还将加强与山东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联系、巩固与境外驻华机构合作关系、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将会客厅打造成为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在青岛的对外窗口,推动跨国公司与各入驻城市互动交流和常态化对接合作。
  打通资源流动的通道,整合全球发展资源,全世界的人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山东会客厅不仅输送到青岛,再以这里为支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东其他城市和更多东西部协作地区,其辐射能力大大增强,获得了倍增的“乘数效应”。在山东会客厅,开放的故事正精彩演绎。
  结束了山东会客厅的参观体验,沿黄媒体青岛行来到本次活动的下一个“打卡地”——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
  2020年6月,随着青岛和韩国经贸往来的深入,一个为中韩企业、商会等集聚起产业、企业、技术、产品、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应运而生。
  落地城阳区的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选址邻近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02家韩国商协会机构入驻国际客厅办公运营。另外,中韩城市发展联盟中国代表处也已入驻并开始运营办公,还将在韩国首尔互建“姊妹客厅”。
  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运营单位青岛阳光国际合作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立平表示,今年将为客厅注入更多韩国元素,在政策的支持下吸引更多韩国机构落户客厅。同时,将通过举办青韩产业对话会、中韩产业及企业对接会等活动来扩大国际客厅在中韩两国企业之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韩国与胶东五市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打破点线式国际合作模式、用平台思维搭建的青岛·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辐射力影响的不仅仅是青岛,而是5万多平方公里的胶东半岛、15.7万平方公里的山东,由此延伸,是黄河流域9省区以及更加广袤的“一带一路”。
  优质资源聚合,畅通内外循环,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未来更多互动耦合、价值倍增的中韩合作故事也将在这里上演。
  随着前面行程的参观结束,即将探访是今天的最后一站——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
  走进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处处充满浓厚的以色列元素:希伯来语随处可见,以色列文学、艺术作品和最新的科技创新产品陈列其中。这里致力于为中以两国技术、人才、资本等领域合作搭建桥梁,以杠杆的作用撬动合作资源在此集聚。
  自开厅以来,累计策划举办2022青岛“以色列周”等各类产业、技术和文化交流活动近100场,两年两国两任大使出席客厅活动并致辞,吸引线上线下访客超百万人次,得到中以各界高度关注与良好评价。
  另外,客厅聚焦以色列优势产业水科技、医疗科技、农业科技、海洋科技和智能制造,客厅导入以色列优质技术、促进供需精准匹配,配套中以成果转化基金,带动产业资源共享、创新技术转化。
  “从客厅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创新赋能 合作共赢’的服务宗旨,成立三年来,不断导入以色列的创新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举办中以产业、人文等各类交流活动,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中以(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纳新说道。
  三年前,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顺势而发;三年后,这座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正在用更高水平开放拓展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
  立足山东,面向世界,作为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将充分发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势,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而青岛“客厅”也将担起重任,成为新时代青岛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用“青岛创意”
打造双向开放的“国际新名片”
  “国际客厅”是青岛集聚全球优质资源、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双循环”的创新探索。站在对外开放最前沿、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青岛,正在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来到第三天的沿黄媒体行之旅。众所周知,青岛是与德国最具渊源的中国城市,步入新发展时代,青岛与德国的合作更是打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今天沿黄媒体团将探访的第一站便是青岛·中德“国际客厅”。
  2019年11月28日揭牌的青岛·中德“国际客厅”,是所有“国际客厅”中最早开门纳客的一个。“国际客厅”的建设注重借鉴德国的生态发展理念,对德合作元素既饱满又有深度。
  早在设立之初,客厅就已明确了方向与职能——主要围绕展示交易、合作交流、投资和商务服务三项功能开展业务。如今,开门纳客的四年多以来,交流、洽谈、合作的平台作用愈发凸显,已接待德国企业机构共计150余次,拜访200余次,参与线上线下经贸活动50余次……逐步搭建起中德合作的“双向端口”。
  青岛·中德“国际客厅”代表接受沿黄媒体团采访时表示,今年客厅将围绕促进中德经贸交流合作,帮助更多中德两国企业和机构对接两国资源,积极促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同时,瞄准重点产业、着重开展招商和帮助两国企业拓展市场等工作,继续扩大中德客厅的朋友圈和影响力,服务更多地区对德交流合作。
  不断丰富展示形式,集聚对德合作资源,发挥交流洽谈平台作用……青岛·中德“国际客厅”的“多功能”正在释放,让来这里的企业都能找到位置。
  在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里,有一个特殊的“客厅”——青岛日本“国际客厅”。无论是它的建筑设计还是内部功能都极富时尚气息,这里既是青岛市重点建设的五个国际客厅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推动国内外多方资源要素在青岛互动耦合、价值倍增、建设吸引日企“强磁场”。
  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包括“一厅一园”,“一厅”即青岛日本“国际客厅”,项目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打造中日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一园”即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总占地面积10.68平方公里,聚焦节能环保产业,加强中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高端制造等领域合作,创造中日地方发展合作新样板,促进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
  走进青岛日本“国际客厅”的2号馆,一进门便可看到一块巨大的浮雕,浮雕上设计着崂山与富士山、耐冬与樱花的图案,熟悉的城市和建筑风貌隐藏在山山水水之间,象征着中日两国和睦友好、一衣带水的关系。
  青岛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与日本交流最密切的中国城市之一,已成为中国地方对日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面向日本量身打造“国际客厅”的用意,就是要打造服务中日两国地方合作、深化两国互利互惠互通互助的新平台。
  “青岛日本‘国际客厅’立足青岛、面向山东、影响力辐射沿黄领域,目前落户在青岛自贸片区
・国际经济合作区的日本企业共有10余家,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达成合作,包括总投资60亿元的欧力士产业运营平台总部项目、1.2亿美元的日本荏原环境项目等。今年我们将着重开展‘国际客厅’推介、中日产业交流等活动,让青岛日本‘国际客厅’被更多的企业或机构所知晓,双方也将借助客厅平台进一步促进中日之间的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客厅’成为青岛面向全球的一张新名片。另外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将做一些深入的发展,加大‘数字客厅’资源平台建设,通过产业合作、技术嫁接等方式,不断开拓中日企业地方合作的空间和机会。”招商部副部长李燕说道。
  通过青岛日本“国际客厅”这扇窗口,城市与城市之间互动耦合,打通各类资源要素,畅通内外循环新渠道,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
  通过为期三天的沿黄媒体行,调研走访了青岛六个“客厅”,深切感受到“开放”是青岛城市价值的诠释与释放,开放平台不仅是创新资源流通的载体,也是国内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
  面向未来,作为国家纵深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正围绕更高水平的开放目标,以更高的站位搭建新的平台,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的同时,让“青岛形象”更加清晰,“青岛声音”更加嘹亮。
  黄海之滨,浮山湾畔,正奔涌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据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