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报记者乔洛阳冉梦竹 近日,在巫溪县通城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现场,施工单位抓住晴好天气,调配了35台挖掘机对原有耕地进行改造,成片的梯田已初见雏形。
据了解,此次改造包括农田改造提升、旱田改水田、低效土地整治等工程,建成后将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截至目前已完成5000余亩,剩余部分将在3月底前全面完工。
通城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石漠化严重。今年年初,该镇启动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立起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9920亩,进一步补充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耕作条件。
“这次改造提升之后,耕作土地面积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田块更加规整,适用与机械耕作,同时对土壤进行改良,铺设了喷灌系统。”通城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现场负责人吴佳林说。
据了解,巫溪作为重庆市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为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采取“选址+设计+研发+建设”四位一体建设模式,以每亩地2500元以上的“强投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9920亩。今年全市将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机械化率达到100%,实现旱地收益3000元、水田达到5000元。预计每年可新增粮食产能3亿公斤,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