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164期 >2023-02-10编印

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千年石刻“姊妹花”合唱文旅“样板戏”
刊发日期:2023-02-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
  “深挖文化内涵,形成引领支撑。”罗晓春说,大足将不断激发创造性张力,推出更多的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化、体验性文化旅游产品,让人们从石刻中感受到文化的流淌、人性的光芒和政德的力量。
  比如,两地目前正在挖掘千年石刻中的政德文化元素,争创全国性政德教育基地,让领导干部在“大思政课”中接受政德教育。
  成渝中线高铁实质性开工,大足和资阳正在步入“双高铁时代”,届时将进一步拉进两地的距离。
  大足石刻站离游客中心约800米,建成后将与游客中心无缝衔接。届时,大足石刻将实现30分钟到成都,15分钟至重庆中心城区。
  高铁只是两地交通纽带之一。建设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要的是织密一张“交通网”形成支撑。
  记者了解到,市域铁路璧山至大足线已确认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大足至安岳、大足至永川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大足高升至安岳忠义道路(大足段)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前期工作……
  三年来,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已有雏形。

美石美刻
共同打响“资足常乐”旅游IP
  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快进键”,如何在协同求变中跑出“加速度”?
  在陈一清看来,就是要做到“六个一切”,即一切从政治上看、一切按规矩办、一切顺民心干、一切从机制上优、一切从落实上盯、一切从队伍上谋。
  “共同提高政治站位,先干起来,边干边完善!”大足区政府区长徐晓勇说,唱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样板戏”,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套,只有敢闯敢干,唯实争先。
  在罗晓春看来,探索中要把握“三个度”——政治的高度、科学的准度、实干的力度。
  不管是石刻保护,还是交通互联、园区共建,两地都将共同向上争取项目,架起文旅融合的“四梁八柱”。
  目前,两地在谋划新建一条便捷高速,正在推动开展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级路网的“大盘子”中。同时,还将共同建设一批高等级公路。
  “有两条路名字都取好了!”罗晓春说,一条为美石美刻乡村旅游大环线,一条为资足常乐乡村旅游走廊。
  大足和安岳在接壤的乡镇,规划打造大安农业园,发展起中药材、粮油、稻虾等富民产业,目前已显出规模见到效果。未来,两地将通过“一环线一走廊”的设计,串联起沿线乡村旅游点,让农旅融合释放叠加效应。
  此外,两地将联合挖掘川渝石窟寺价值内涵,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利用高地;联动举办一个论坛——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吹响相关国际知名机构和行业精英“集结号”,提升川渝石窟的国际影响力;共建石刻文创园,创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让散落在民间的工匠聚集发光;策划系列活动,共同打响“资足常乐”旅游IP。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大足和资阳成立了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商务等多个专班,不断释放发展潜能。
  “积极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罗晓春说,正在考虑和资阳跨省市申报,这既契合国家战略,又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提供支撑,可形成有含金量、辨识度、标志性的合作成果。

荷莲之乡
田园“桃花源”留住游客住下来
  条条大路将游客“引进来”,如何将其“留下来”?
  也许源起石刻观音坐下的莲台,大足多莲且有“荷莲之乡”的美誉。距离游客中心几分钟车程,就有500亩的连片太空荷花,种在山湾的田园里。
  “全国有1700种荷莲,大足就有1200多种。”大足石刻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说,有的是用来纯观赏,有的是搞育种,种植五花八门。
  每年夏秋两季,荷花香里游田园,听取蛙声一片。山湾里,八九栋木栏青瓦的农房在晴空下错落有致,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田园版“桃花源”。
  按陈一清的构想,大足文旅正在形成一个新格局:日月辉映、繁星闪烁。日、月分别指大足石刻和龙水湖风景区,繁星指的是如梦荷棠·山湾时光、香国公园、隆平·五彩田园等小而靓的特色景点。
  要让旅游消费形成“闭环”,还要让游客“住下来”。为让游客“住得好”,大足正不遗余力打造特色民宿。
  在“宝顶小住”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着打磨一栋栋特色民宿。各工组为如期完工,相互之间赛马比拼,春节一过就忙了起来。
  镜子是不是高了点?要换的地板能解决吗?罗晓春深入施工现场“抽查”,多次叮嘱施工负责人把控好细节,以匠心来打磨提升民宿的品质。
  “旅游的春天来了,大足信心爆棚!”罗晓春说,春节期间的数据给大足文旅吃了一颗“定心丸”,游客量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85%,门票在半价优惠情况下总收入恢复到65%。“数据上去了,与全国态势吻合。”
  “我们正在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游客在深度体验中感受大足文旅的蝶变。”徐晓勇说,大足正以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的定位,加快打造有国际范、中国味、巴渝韵的国际文旅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