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A7:大足两会特别报道总第163期 >2023-02-09编印

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
刊发日期:2023-02-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023年大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作为全区工作总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两大目标,进一步聚焦“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加快做优做强园区、景区、城区发展平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开好局、起好步。
  在深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聚焦“三篇大文章”过程中,大足区相关镇街、部门将如何出实招、求实效,把市委、市政府和大足区委擘画的发展“蓝图”转化为“路径图”“施工图”“实景图”。
  本期“两会”会客厅,我们邀请了相关镇街、部门的负责人,畅谈推进举措,细化行动目标。

主持人:
  新渝报记者余佳罗婷婷侯小梅
访谈嘉宾: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黎方银
  大足区文旅委主任陈奇林
  大足区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军
  大足区拾万镇党委书记周建森
  大足区经信委主任晏大利
  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何超
  大足区发改委主任汤伟
  大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黄克成
  大足区住建委主任叶小龙
  大足区交通局局长童强
  大足区铁山镇党委书记杨洪亮
  大足区海棠新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谢洪
  大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万古镇党委书记陈川
  大足石刻文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三驱镇党委书记唐陈
  大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龙水镇党委书记周泰候
  
在“成渝双圈”协同发展中
实现互利共赢
  新渝报:
大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区工作总抓手。2023年,大足将如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
“2023年,我们将加快形成更多具有大足辨识度的‘双圈’建设标志性成果。”汤伟说,下一步,大足区将深入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安农业园区、石刻文创园建设,协同推进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深化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共兴、品牌形象共塑;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产业、人员、社会民生等互通互融,进一步增强对毗邻地区的吸引辐射力。
  “今年,大足区将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外联内畅水平。”童强介绍,2023年,大足区交通局将全力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大足段)建设,开工建设市域铁路璧山至大足线、成渝高速扩能改造(大足段)、渝蓉高速大足石刻服务区。同时,开展市郊铁路合大线、物流大通道(G348邮亭过境段)、大足至安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后将促进大足、安岳互联互通,助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去年,铁山镇以大安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特色产业发展向立体化产业发展转型。“今年,铁山镇将继续围绕大安农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突出三产融合。建立大足、安岳企业发展联盟,引导两地龙头企业强强联合,错位发展;推动科技研发成果、新品种新技术、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销售共营渠道等共享互惠。”杨洪亮说。
  2022年,大足与资阳共同推出了《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等文化精品、唱响了“资足常乐”品牌。“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陈奇林说,大足区将积极推动川渝石刻文创园、大安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共建项目建设,推进大足石刻文创园纳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录;持续推出一批巴蜀旅游精品路线、共塑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共同举办和参加一批文旅节会活动,加大“资足常乐”品牌培育营销力度。
  “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黎方银称,为协同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大足石刻研究院作出如下谋划:一是,完成《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重庆片区)总体规划》《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高标准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二是启动《巴蜀石窟全集》编撰工作,推动巴蜀石窟博物馆建设;三是推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与安岳石窟研究院在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合理利用、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四是积极共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

构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
文旅融合新局面
新渝报:
近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旅游业晴雨表》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旅游业将迎来强劲复苏。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具体有哪些谋划?
  2023年,是文旅事业高水平复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陈奇林说,为建设国际文旅名城,大足区将加快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今年,我们将重点围绕‘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产品培塑、业态提升、品牌营销‘实施‘五个计划’。”陈奇林说,2023年,将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出台《文旅体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让旅游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演艺新空间等新兴旅游业态以及企业享受到更多政策扶持。
  “2023年,我们计划投资文旅项目19个、总投资9.9亿元。”张军说,今年,大足区旅游集团将以项目、招商、融资为全年工作抓手。重点做好南北宋街、广大寺片区、宝顶学堂、游客中心商业的招商工作,完善景区商业布局,丰富景区经营业态。探索性地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景区投资经营,加强与在外乡亲、企业家联系,吸引民资回归。“提升隆平五彩田园文旅产品品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建森说,拾万镇隆平五彩田园景区将以“乡愁”为主题,升级改造五彩农庄、共享农庄,建设稻小米游乐园,实施一批有别于城市游乐场,具有浓郁乡愁记忆的体验娱乐项目。
  周建森表示,2023年,拾万镇还将拓展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引进稻家民宿和特色农家乐,举办农民丰收节和系列乡村趣味赛事,打造大足“乡村会客厅”。今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达30万人次,中小学开展研学5万人。如何用好“大足石刻”这张金字名片,提升大足的国际影响力?黎方银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大足石刻研究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黎方银说,一是在文物保护上添措施,推进国际合作交流,高质量举办2023年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等国际学术论坛,与日本联合开展峰山寺摩崖造像保护研究。二是在价值挖掘上下实功,开展以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为代表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编辑出版《大足观音造像》等4部图书。三是在传承弘扬上求实效,选择重点城市举办大足石刻主题展览,推动“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见效,推出“云上龙门走进大足”大型直播宣传活动。四是在景区建设上重实干,聚焦“国际化”,推进智慧景区和智慧化博物馆建设,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加快推动巴蜀石窟博物馆、大足石刻学院、宝顶书院和宝顶学堂、宝顶讲堂等“六馆”“三院”“两堂”活化利用项目。
  
更好发挥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作用
  新渝报:
产业兴则大足兴,产业强则大足强。接下来,大足在做好“特色产业高地”这篇大文章上将如何发力?
  2022年,大足加速建设特色产业高地,工业经济综合运行指数列全市第2位,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
  “今年,大足将紧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实工业投资、招商引资、扶优扶强、助企纾困‘四大抓手’,加快特色产业‘五化’转型发展,积极构建‘6+2’现代产业体系,确保规上工业产值迈上千亿台阶、增长15%以上,推动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提质增效。”晏大利说。
  “当前,高新区紧盯产业链招商图谱,灵活运用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种招商方法,聚力招大引强引优、强链补链延链,全年签约项目84个,协议投资208亿元。”陈川表示,接下来,大足高新区将继续围绕创建国家高新区主目标,紧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和全区高、新、特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两个定位,做强智能电梯、新能源汽摩、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三大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打造成渝智造高地、现代科创新城。
  大足石刻文创园从一张白纸成为了一方“热土”,在大足区特色产业高地建设上,承担着重要作用。“大足石刻文创园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创产业高地、文化艺术高地、创新创业基地、文旅研学基地’发展定位,建立起朝气蓬勃、活力迸发、动能强劲的文创经济。”唐陈说,下一步,大足石刻文创园将建设产业生态圈,共建川渝石刻特色文创产业实训基地、川渝雕塑共享产业园、石雕孵化园、玉雕孵化园;建设文化生态圈,打造巴蜀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论坛,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大会;建设市场生态圈,打造西部最大的石雕石材市场、川渝玉石市场,共同实现石雕产业发展、艺术复兴,打造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新高地。作为大足“老牌”工业园区,大足工业园区近年来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了“老树发新枝”。“大足工业园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周泰候表示,为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五金产业基地、全市特色消费品产业基地,推动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大足工业园区将着力从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快企业梯度引育、加强质量品牌增效、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园区发展环境5个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到202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亿级工业企业达到150家、10亿级工业企业达到3家、100亿级工业企业达到1家。
  “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做好‘特色产业高地’这篇大文章的关键。”何超信心满满地表示,2022年,双桥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3.3%。2023年,经开区将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为目标,以“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狠抓项目、科技创新”为重点,继续积极补链增效、谋划产业升级、优化营商服务,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地,构建高质量特色产业体系、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高能级综合创新体系。
  
打造宜居宜业的
大足版现代“富春山居图”
新渝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大足区作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推动城市建设、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汤伟表示,去年以来,“一中心三组团多节点”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向心,预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5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3.5%。实现农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3.6%。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农村“三变”改革村45个,累计达到99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城市集聚向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汤伟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黄克成表示,2022年,大足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耘出93.89万亩粮食、31.88万亩油料和26.54万亩蔬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00家。
  黄克成表示,下一步,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将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根底保护三条底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根基;依托禀赋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科技、改革双轮驱动,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推动城乡融合示范,大足区住建委将以城、镇、村为抓手,有力推动城乡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叶小龙说,过去一年,大足区住建委全面提升母城宜居品质,夯实场镇平台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推进C3线建设和小镇“焕新”试点,整治农村旧房3170户,实施旅游线绿化美化60余公里。接下来,大足区住建委将继续加速推进C3线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开展主城城乡接合部、大安园区等农村旧房整治提升,有序推进宝顶、石马等小镇“焕新”工程,扎实抓好美丽庭院创建和传统村落保护,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谢洪说,海棠新城将以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精神状态,高起点规划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城,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谢洪表示,接下来,海棠新城管委会将全面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城,以成渝中线大足石刻站开工建设为依托,完工石窟寺保护利用国际交流基地配套设施项目,实施化龙溪河道整治,建设主次干道、缆线管廊。加快城市“南拓”步伐,以财信中心恢复重建为牵引,高标准实施海棠湖片区策划规划,带动周边土地整体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新城CBD。
  道路通,百业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童强说,目前,124公里高速公路让大足以成渝为跳板,畅达四海八方。3600公里普通公路、28条公交线路、65条农客线路,助力城乡互通互融。童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交通五大重点工程,一是全面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二是开工建设成渝高速公路扩能改造工程;三是开工并建成渝蓉高速公路大足石刻服务区;四是开工建设渝蓉高速公路石马下道口;五是开工建设城区至中敖快速通道,推动城乡交通融为一体。
  本版图片由新渝报记者瞿波摄制图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