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156期 >2023-01-31编印

《大足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出台
推动餐饮业动起来活起来
刊发日期:2023-01-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出台
推动餐饮业动起来活起来


  新渝报讯(记者熊雅雯)日前,大足区印发《大足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挖掘大足本地特色餐饮,讲好大足传统美食故事,弘扬大足传统美食文化,培育系列名店、名宴、名菜、名小吃,推动餐饮业与商贸、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餐饮消费需求。
  《方案》指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培育多样化餐饮业态、引进实用型餐饮人才,打造业态丰富、服务专业、形式多样的现代经营方式,不断提升大足区餐饮业规模、特色、品质和影响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实施“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品牌战略,打造“提供美味佳肴、引导健康膳食、传承美食文化”的餐饮文化。同时,通过三年行动,新增高技能人才技师或高级技师30人,培育形成地方特色菜品10道以上,引入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10个,新培育年营业额千万元餐饮企业10家以上,培育规上调味料企业5家,培育发展年营业额超5000万元企业1—2家,全面扩大餐饮业规模。力争2024年,大足区餐饮业营业额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

“四个方向”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四个重点方向: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大力提倡科学、健康、营养的绿色消费观念,引导餐饮企业树立环保和节约型发展理念。鼓励企业更新使用新型节能环保设备,采用节能、节水的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使用电磁灶、无烟灶等环保设备,减少油烟气的污染排放。减少外卖送餐环节一次性不可降解制品使用,推广可循环利用餐饮具。规范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品质。大力开展餐饮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支持餐饮企业建立原辅料生产基地,合作建设采购基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打造“生产基地+餐饮门店”采购链。鼓励餐饮企业建设或共享中央厨房,打造“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的加工配送链。
  融合发展。积极推动餐饮与文化、旅游、养老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餐饮布局,中心城区着力建设商务餐饮、时尚餐饮和社区餐饮三大产业集聚群。在商务区布局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餐饮服务实体;在流动人口集聚区建设美食街和夜市;在居民社区设置方便消费、老少皆宜的大众化餐饮网点;镇街结合乡村振兴工程,规范发展“农家乐”餐饮等。
  安全发展。推动各类餐饮企业进一步树立安全、健康的饮食理念,健全饮食安全管理、疫情防控机制和制度,严把原辅料采购质量安全、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和环境卫生关。加强餐饮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升餐饮行业主体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能力。

聚焦“十项任务”
提升餐饮业发展品质
  《方案》提出,将从培育餐饮人才、挖掘餐饮文化、开展标准建设、搭建消费载体、打造特色餐饮、推进智能改造、创建餐饮品牌、开展扶优扶强、健全产业链条、做靓美食节会等十项主要任务着手,提升大足区餐饮业发展品质。
  培育餐饮人才。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推进餐饮人才培训,支持引进一批餐饮培训机构在大足注册并开展人才培训,梳理和择优选择20家用工需求大、信誉好、管理规范的餐饮企业,作为餐饮行业校企合作基地,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挖掘餐饮文化。支持雍溪口水兔、三驱凉粉、回龙三巴汤、石马羊肉米线、石门山鱼香鱼等大足传统地方美食积极创建餐饮老字号商标品牌。依托已有的邮亭鲫鱼等老字号打造一批餐饮老字号品牌。创新活化餐饮老字号,打造餐饮老字号集聚区、老字号创新中心,支持混改、连锁、特许经营等商业模式,推动传统店铺向老字号文化展示中心、定制体验中心、技艺见习中心转型。到2024年,全区餐饮老字号达到5个以上,新增美食类非遗项目5个,力争创建国家级美食地标。
  开展标准建设。支持餐饮行业协会会同本地优秀餐饮企业,推进餐饮行业标准化建设。成立地标菜标准评定委员会,积极推进大足名菜、名小吃及名食材的标准制定。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出台餐饮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服务,提升餐饮行业的整体服务品质。
  搭建消费载体。打造一批“大足味”特色美食、美食风情街和国际化地标美食集聚区。依托吾悦广场、大足印象、大融城、大足石刻文化城等平台打造国际美食品牌体验区和成渝两地特色美食展示区。打造高品位区域美食集聚区,引导邮亭鲫鱼、黑山羊等地方特色餐饮企业成片经营。围绕三驱甜粑、丁家坡洋芋、雍溪豌豆饼等地方特色小吃,打造大足名特小吃直营店。深入推进德福街、报恩寺美食街等历史文化特色美食街区改造升级,形成10条各具文化特色、多元业态融合的特色美食街区。
  打造特色餐饮。充分利用大足石刻、龙水五金、昌州古城等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依托本地特产鲫鱼、冬菜、黑山羊、熊猫雷笋、荷花、挂面等食材和传统工艺,收集整理和研究本地传统餐饮发展的历史文化、民俗习俗、菜品名录、民间故事、名人典故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大足特色菜品名录。依托本地家禽家畜、应季时蔬等食材和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具有大足文化标识的特色菜和特色餐饮名店。
  推进智能改造。鼓励企业对餐饮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品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自助点餐、网络下单、在线支付等模式,提升客户消费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创建餐饮品牌。支持企业走连锁发展、规模发展、传承发展之路。每两年开展一次“大足区餐饮业特色名店”“大足区十佳厨师”“大足区餐饮业服务品质金奖”和“大足区餐饮业十佳服务员”等评比活动,扩大公众参与度和媒体宣传力度,打响大足特色餐饮品牌。
  开展扶优扶强。在全区选取10—20家发展基础好、培养潜力大的餐饮企业加快企业集团化、规模化步伐,培育、孵化重点企业发展成为大型餐饮集团,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股份制改革等方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健全产业链条。支持龙头餐饮企业与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原辅料生产基地,合作建设采购基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打造“生产基地+餐饮门店”采购链。大力发展大足蔬菜、黑山羊、冬菜、雷竹笋、食用菌等绿色食材和原辅料生产基地,到2024年,建成10万亩“订单化、规模化、标准化”食材供应基地。
  做靓美食节会。努力打造成为集论坛对话、行业展览、技能比赛、美食品鉴、品牌评价、美食旅游为一体的区域性美食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和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区域性品牌节会。开展“美食+商文旅体”节会活动,促进美食与音乐、设计、旅游、体育等不同节会活动有机融合,并分季度精心策划美食主题节会活动,着力打造1—3个在市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美食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