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146期 >2023-01-12编印

专精特新“小巨人”释放大能量
刊发日期:2023-01-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陈钧夏元
  137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2位、全国第12位,这是2022年工信部评定的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上,专精特新渝企的“成绩单”,该批次入选企业的数量是我市前三批入选总数的1.2倍。
  此外,据统计,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年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9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近8成。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2484家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8成;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5家,制造业企业占比近9成。
  如今,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带动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推动全市制造业乃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智能化改造练就“绝活”
  “去年企业订单实现跨越式增长,今年也要开个好头!”臻宝实业董事长王兵说,在保障完成订单任务的同时,今年企业还将筹备碳化硅材料研发线投产,“每个人都恨不得分成几个人用。”
  能够持续接到市场订单,源于臻宝实业持续实施的智能化改造——自2020年成功创建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数字化车间以来,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让企业实现生产自动化,从而不断加速新产品研发和生产进度,迅速抢占半导体蓝海市场。
  类似臻宝实业这般,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掌握“绝活”,在产品细分领域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是去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我们将手机、平板设备等智能软件开发体系应用到了汽车领域,让车载系统形成类似手机的操作和使用体验。”中科创达负责人说,在目前全球40个主流汽车品牌中,超过7成都使用了中科创达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服务。
  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通过实施制造业智能化赋能行动,特别是围绕专精特新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来“做文章”,全年累计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建成数字化车间379个、智能工厂49个,智能化成为专精特新渝企的“标签”。

成为“补短板”“填空白”代表
  去年12月26日,全市重点“小巨人”企业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全市首个科创板上市企业。
  成立近20年来,山外山始终专注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透析机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山外山的血液净化设备在国内外累计实现装机1万余台,不仅在国内1000多家医院实现终端装机,还远销希腊等63个国家和地区。
  专注细分领域实现成长壮大,并在去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还有重庆瑜欣平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去年5月,瑜欣平瑞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目前,瑜欣电子的核心产品——通用汽油机点火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其数码变频发电机变流器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3。
  “一批像山外山、瑜欣电子这样的细分市场行业‘领头羊’,充分展现出专精特新渝企的‘硬实力’。”市经信委负责人说,全市25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涉及装备、电子、汽车、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这些都是我市支柱产业,表明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情况与全市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细数去年我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发展趋势,具备了“6789”的特征:超6成企业的年度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7成企业来自国家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超8成企业深耕本行业在10年以上,超9成企业都是各自行业领域“补短板”“填空白”的代表。
  另外,从去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特点来看,呈现出“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研发体系完善,补链强链效果好,企业管理水平高”等5类特点,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引资”“引智”双管齐下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比如,全市重点“小巨人”企业之一、专注微创手术工具研发生产的重庆西山科技,其手术动力装置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不过这位行业“模范生”亦曾遭遇资金难题——此前企业一笔贷款无法及时偿还,一度面临逾期风险。
  得知这一情况后,两江新区财政局当即派遣工作人员,协助西山科技申报财政贴息50%优惠专项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治标还需治本,如何为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松绑”?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政、银、企”对接,形成“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矩阵,截至去年底,“渝企金服”平台累计服务企业5.4万家,帮助企业融资1644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不仅需要引资,还需要引智。比如,面对如何上市等“成长的烦恼”,它们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扶持,也需要“智囊”出谋划策。
  为此,去年我市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企业诉求解决渠道,在区县层面实现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一人”服务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一批涉及用地、用电、用工的发展难题。
  我市还形成专家“点对点”服务对接——从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中选出114名专家,为全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并分区县、片区安排300名专家面对面联系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通过“引资”和“引智”双管齐下,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实实在在地支持,打好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五项培育举措助力“新突破”
  取得亮眼成绩后,接下来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变得更“强壮”,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再突破?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生成、成长、壮大、上市”这4个成长发展周期,通过采取“推动梯度培育、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为企业智能化赋能、提高政府部门服务能力”等5项举措,培育形成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比如,推动企业梯度培育方面,今年我市将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种苗企业,包括广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聚力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而在为企业智能化赋能方面,我市将通过定期发布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服务供给清单、产业下游大企业产品需求清单,实现供需信息互通,以此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实施智能化改造,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联动,在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创新链开展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