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128期 >2022-12-16编印

武隆:小山村大变化
刊发日期:2022-12-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黄莺乡黄莺村景色如画。

黄莺乡黄莺村景色如画。

  

□武隆日报记者代君君
  一夜凉风起,黄叶染初冬。“小雪大雪”时节,黄莺冰爽惬意,薄霜下的山间,野花清香萦绕。村道上,银杏点缀着大山,路边花坛里的君子兰随风摇曳,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显得格外静谧和谐,屋前的瓜架上,瓜藤枝攀上棚架、爬上屋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恬静安谧的冬日田园山水画。
  黄莺乡黄莺村,位于武隆城区西南部,距城区约21公里,高山菁岭,深沟悬谷,绿树成荫。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质朴的村民们靠着天然的禀赋,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汇聚“人”优势,因地制宜、科学施策,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突破瓶颈 增“颜值”
  作为曾经的市级贫困村,黄莺村在脱贫路上不可谓不艰辛。
  “曾经的黄莺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村民收入水平低……”曾下派到该村的第一书记高嵩回忆起几年前的黄莺村,他总是感叹万千。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高嵩知道,交通问题始终是制约着黄莺村脱贫发展的关键。
  说干就干,自2018年开始,黄莺村就通过摸底梳理,制定了黄莺村脱贫发展规划,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阵地建设等。
  “从2018年开始,我们村就全力完善基础设施。”今年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刘浩宇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黄莺村无论是道路建设,还是农房风貌整改,还是村居环境卫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的道路连接了坪上、竹林湾、和平、小坝、村公所、中岭等6个村民小组,村民如今出行不愁,物资运输不愁。”谈及近年的变化,村民们乐呵呵的。
  “以前没水了还得去很远的水井里打水,我年龄也大了,家里年轻人不在的时候还得让邻居帮忙。现在好了,打开水龙头直接出水,方便多了。”村民高华涛说,为解决村民的饮水灌溉问题,黄莺村修建了人饮水池,安装了中岭、坪上等6个村民小组的水管,实现全村村民安全饮用自来水全覆盖。
  不仅如此,面对今年严重的干旱天气,村公所小组的村民还自发集资9684元,加大了管网型号,延升管网长度,修建了3个饮水池。
  “明年,将继续硬化村里的村道路和人行便道,届时四通八达的田间小道将进一步优化全村1545人的出行方式。”刘浩宇说,改变后的全村将会变得更加整洁,交通也更便捷,花红柳绿、果蔬鲜美的田园美丽画卷,将会在黄莺村展现。
拉伸产业 出“气质”
  路通了,深闺资源怎能藏得住。
  今年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有着高山凉爽特点的黄莺村做起了“夏日经济”。
  刘浩宇告诉记者,今年夏季,40余名主城游客慕名来到黄莺村避暑纳凉,着实让村里的七洞门农家乐“豪”了一把。
  “40位游客,住了两个月,一个人按照每月2000元来算,就有16万的收入。”谈及今年夏天的收入,七洞门农家乐老板笑得合不拢嘴。
  “产业发展,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村里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产业点’的发展,带动了全村‘旅游面’的收益。”刘浩宇说,近年来,黄莺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里不仅养殖了大闸蟹、清水鱼等水产,还种植桃子、高山萝卜、高山蔬菜。金秋梨、清水鱼等特色种养产业也都初具规模。产业发展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以前我属于无收入人群,整天在家游手好闲,有地也不想种,有土也不想刨,村干部多次上门给我做工作。”村民向国强竖起大拇指,全靠村里得力的两委班子成员,给他讲了黄莺高山蔬菜的市场前景,只要种得好,韩国、香港都能去,现在平摊下来一个月挣个几千块根本不是难事,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2年,黄莺村村支两委完成了换届选举,新当选的村支两委不仅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还积极谋划全村产业发展。
  刘浩宇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充分利用垂钓项目,以及七门洞、黄莺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正在建设吃、住、玩于一体的乡村游项目,以此带动种植养殖等农产业,形成农旅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全村“气质”。系统治理 提“品质”
  环境之美、产业之美、乡风之美,黄莺村焕发出多彩魅力,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变化无处不在。
  刘浩宇告诉记者,为提升村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村党支部通过“村民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和入户走访、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发放宣传单等线下方式,倡导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不仅如此,黄莺村还在全村推行“积分+治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对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积累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用品,在正向激励下,全村“家风”“乡风”持续向好,生活环境更加清新,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治理方式从“要我治理”转变为“我要治理”,在全村形成了“争着干,抢着干,自觉干”的火热场面,增强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
  “孙永会真是一个好儿媳。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更是无微不至,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也毫不犹豫伸手相助。”孙永会只是该村好儿媳的一个普通代表,村里通过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公序良俗的评选活动,最大程度发挥榜样的力量。
  据刘浩宇介绍,黄莺村围绕“孝贤洁序”,建立起《村规民约》,家家户户比、学、赶、超,“孝贤洁序”春风化雨般地内化为村民的行为准则。
  “明年家门口的路又要准备硬化了,相信村里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舒坦!”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每个村民都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如今,在黄莺村,文明清洁、垃圾分类等标语随处可见,讲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村子环境美了,民心顺了,发展也有了后劲。
  干净的小院四季花开,宽敞的马路郁郁葱葱,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多年来,黄莺村人对家乡环境的美好憧憬,如今正悄然地变为现实,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