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119期 >2022-12-05编印

5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重庆城市更新为什么亮点纷呈?
刊发日期:2022-12-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廖雪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简称《清单》),全国共有30项经验做法获住建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重庆有5项经验做法入围,涉及统筹谋划城市更新制度、机制和政策,开展城市更新专项体验,探索“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实施模式,开展“三师”进社区行动及鼓励用地指标弹性配置等方面,占比1/6。
  重庆城市更新有哪些特色、亮点,被住建部“点赞”?
  出台《管理办法》,让城市更新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全市试点示范项目达112个,完工投用36个,累计完成投资达392亿元——这是市住房城乡建委近日发布的重庆城市更新行动的“成绩单”。
  重庆城市更新为什么硕果累累?“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了与城市存量提质增效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6月,重庆出台实施《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围绕“三转三改”,即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审批权限、改革审批流程、改革政策制度,建立了“市级统筹、区县实施、部门协同、专业支撑、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规范了“更新规划—片区策划—年度计划—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创新了以项目实施方案统筹的平面审批流程,制定了土地、规划、产权、金融、消防等支持政策。
  其中,重庆鼓励用地指标弹性配置,给予增加公共服务功能的城市更新项目建筑规模奖励,有条件的可按不超过原计容建筑面积15%左右比例给予建筑面积支持,该项举措也得到住建部肯定。
  结合“三师”进社区开展更新专项体检,推动问题限时解决
  除了给力的体制机制外,推动问题限时解决也是重庆城市更新的一大特色。这主要得力于重庆大力开展的城市更新专项体检。
  路边停车难,是去年江北区在开展城市更新专项体检过程中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江北区在今年中心城区开展的路网更新和停车治理专题年行动中,积极推进塔坪片区、洋河片区、华新街片区路网更新项目建设,优化停车设施及治理违法停车成为重要内容。
  限时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必须“集众人之智”。我市充分调动“三师”(即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让专业人士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参与,巧解资金筹集难题
  城市更新项目动辄投资数亿元,“真金白银”从哪里来?探索“政府+企业+居民”共治模式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繁华街区的“背街”变身城市客厅的“门面”需要多少时间?渝中区的回答是:3年。
  2018年,渝中区全面启动戴家巷老街区城市更新项目。老街约2.58亿元的项目总投资,并非政府一力承担,而是采取了政府、企业、居民“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方式。
  记者了解到,在戴家巷老街更新过程中,渝中区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崖壁步道建设和商业空间更新改造“手术”。国企平台公司负责征收部分房屋进行改造,引入文化创意、餐饮酒店等业态,使周边物业价值大幅提升。
  “戴家巷城市更新项目在改造中完整保留戴家巷外立面风貌,拆除建筑规模仅占5.6%,区域运营收入约6至7年可收回房屋改造成本。”在《清单》中,住建部对戴家巷城市更新通过长效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实现多方共赢的做法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