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龙水湖/美术总第118期 >2022-12-02编印

战“疫”一线的快递“夫妻档”
刊发日期:2022-12-02 阅读次数: 作者:徐光惠(重庆)  语音阅读:
  

□徐光惠(重庆)
  凌晨五点,天边的星星还眨着眼睛,小区门口“阳光菜鸟驿站”的灯就亮了,邓勇和小梅夫妻俩开启了繁忙紧张的一天。
  “转过去,我给你消杀一下。”“出去做好防护,千万小心啊。”“嗯,你也是!”这是两人之间日常的问候。
  邓勇和小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要还房贷,经济压力大,便开了这家菜鸟驿站。店不大,但干净、整洁,货架摆放整齐,夫妻俩为人和善、热情,遇到不会操作手机的大爷大妈,都会耐心帮忙。久而久之,和周围居民就成了朋友,还建了个微信群。大家有事没事都过来聊几句,有件没件也来站一站。
  疫情突袭小城,部分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实行封控管理。微信群里,封控居民焦躁、恐慌,担心生活物资不够,抱怨、发牢骚,邓勇夫妻便耐心劝导,宣传防疫知识,并让大家放心,生活物资一定会及时送达。
  疫情期间,订单量比平时几乎多了一倍,两人从早忙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货量积压多,库房有限,怎么办?两人决定晚上不回家,确保货物尽早送达客户手中。
  “儿子,把门关了吧,太危险了。”父母担忧他们的安全。
  “爸、妈,客户都急用啊,门不能关。”小邓说。
  他们把两岁的女儿托付给父母,晚上挤在一架钢丝床上。每天,邓勇扛着几十斤重的米、面、油在各小区楼栋里来回,无数次上楼、下楼,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一天下来要走两三万步,经常没时间吃饭,饿了牛奶、面包对付,有时脚都被磨破了。
  小梅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电话、信息要接上百个,长时间整理货物,腿脚发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吃饭时,也要随时帮居民取件,让她有点吃不消。忙起来时,夫妻俩连一通电话都顾不上打。但他们知道,在这特殊时期不能打退堂鼓。
  “小邓,药、我的药,你能帮我送来不?”一天,货物送来已是半夜,那天又下着大雨。邓勇突然接到王大妈的求助电话,语气焦急。
  王大妈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长期服药。药吃完了,买的药迟迟没到,把她急得不行,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不吃药随时都有危险,这可是“救命药”啊。
  “大妈,您别急,我这就送过去。”虽然已累了一天,但邓勇没有迟疑,在一大堆货物中找出王大妈的药,迅速披上雨衣冲进雨里。
  王大妈家住19楼,疫情期间,夜晚电梯关闭。邓勇一刻也不敢耽搁,气喘吁吁爬上19楼,只用了12分钟就将药送到了王大妈手中。
  “小邓,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了。”看着小邓额头上的汗珠,王大妈接过药,眼含热泪连声道谢。
  “大妈,不客气,您赶紧吃药。”邓勇叮嘱大妈,匆匆作别。
  “小邓,我家的米没了,你能帮忙买两袋吗?”“小邓,麻烦帮我买一桶油。”
  除了送快递,夫妻俩还承担起了为小区居民跑腿代购生活物资。哪家缺啥了,你只需一条信息或电话,邓勇从不拒绝,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他忙碌的身影不断往来于小区门口和附近的商超之间,一一购买、核对,生怕落下一样。
  业主们都很感谢夫妻俩的辛苦付出,想要转红包给他“跑腿费”,但他轻描淡写回一句“不需要,举手之劳而已”。
  一天,邓勇一瘸一拐回到店里。“你的脚怎么瘸了?都肿起来了。”小梅问。“刚才搬东西时,不小心崴了一下。”邓勇答道。
  他们的顾客张阿姨知道后,为邓勇送来了红花油,这也让他们心里感到暖暖的。
  去的次数多了,超市工作人员问他:“你怎么又来了,挣了多少钱?”他笑笑:“嘿嘿,挣了挺多的。”
  邓勇将这一对话发在朋友圈里,配图是他的电瓶车和几大包帮业主购买的物资。业主们看到后感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邓勇早起晚归帮忙代购并没有收取一分钱的“跑腿费”。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才来接我呀?”晚上视频时,女儿眼泪汪汪。
  “宝贝乖!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很快就来接你。”夫妻俩忍住对女儿、对家人的思念,第二天,又重复着繁琐忙碌的工作。
  邓勇夫妻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市民,但在疫情来临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送出去的不仅仅是快递,而是一份份爱与温暖。他们忙碌的身影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因为他们,我们充满希望。
  点滴微光,聚成星海。相信疫情终将过去,大家可以放心摘下口罩,给彼此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