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经济视点总第118期 >2022-12-02编印

在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和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发力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成效初显
刊发日期:2022-12-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2022年7月25日,蓝天白云下的江北区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资料图) 重庆日报通讯员赵先军摄

2022年7月25日,蓝天白云下的江北区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资料图) 重庆日报通讯员赵先军摄

  2022年4月27日,位于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一期项目集拼仓库和集装箱堆场一片繁忙。(资料图)重庆日报记者张锦辉摄

  2022年4月27日,位于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一期项目集拼仓库和集装箱堆场一片繁忙。(资料图)重庆日报记者张锦辉摄

  居民使用数字人民币购物,感受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便利。(资料图)重庆日报见习记者刘旖旎摄

  居民使用数字人民币购物,感受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便利。(资料图)重庆日报见习记者刘旖旎摄

何晓琴/图(重庆大学)

何晓琴/图(重庆大学)

  

在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和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发力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成效初显


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11月下旬,2022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下称中新金融峰会)在重庆和新加坡同步举办。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再添助力。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重庆肩负的重大使命。2021年12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日前,来自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的最新消息称:重庆近年来在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内陆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创下多个全国、西部“第一”或“率先”,目前全市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效初显。

壮大金融机构体系
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数量西部第一
  时间倒回到今年夏天。
  8月25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下称南商中国重庆分行)在江北嘴揭牌开业,开启了其在重庆的战略布局。
  南洋商业银行于1949年创办于中国香港,1982年在深圳开设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目前,南商中国已在内地拥有近40家分支行。此番入渝,该行欲在未来5年将重庆分行打造成“系统一流、西部领先、区域最大”的外资银行分行,可谓雄心勃勃。
  “重庆具备辐射西部地区的能力,这符合南洋商业银行服务西部、拓展西部业务的战略目标。”南商中国重庆分行行长谢明权表示。
  像南洋商业银行一样选择来重庆发展的外资银行还有不少,来自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渝外资银行分行数量达16家,位于中西部前列。
  不仅如此,重庆金融业还创下了多个全国及西部“第一”。
  2020年6月,随着注册资本超过100亿元的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渝中区开门迎客,重庆金融租赁企业数量达到4家,位居西部省份第一。
  同月,由重庆农商行全资设立的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江北嘴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农商行理财公司、西部首家银行理财公司。至今,其仍为西部唯一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2021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自此,全市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长至3家,为全国最多。
  目前重庆还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全市保险法人机构数量(5家)、“A+H”股上市银行数量(2家)为西部省份第一;小贷行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全国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的12家小贷公司中,有7家在重庆。
  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达1919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20余类金融机构牌照全覆盖。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首先要增强重庆金融业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这就需要足够多的、实力强的金融机构。”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来看,不断壮大的金融机构体系,为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打好了基础。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赋能外向型经济发展
  “企业急需资金,不到一周,就拿到了1000万元人民币境外低成本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近日,说到3个月前的这件事,巴南区“专精特新”企业重庆弘愿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弘愿工具集团)负责人依然很激动。
  让弘愿工具集团受益的此项试点,是重庆探索解决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抵押物不足、融资贵的痛点,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一项举措。
  2021年,重庆在全国首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2022年6月初,此项试点升级——重庆全域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均可在不超过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要以“内陆金融开放创新为突破口”。近年来,重庆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平台,积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创新动作频频。
  2018年3月,砂之船集团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发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募集资金3.96亿新币,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开辟了西部地区企业跨境股权融资新渠道;
  2020年7月,重庆获批率先在中西部启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银行、企业在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优化单证审核、简化业务流程;
  2020年9月,重庆启动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后,可在核定的额度内自行借入境外资金;
  2021年7月,重庆获批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资格,并获得了50亿美元试点额度,成为中西部首个落地试点QDLP对外投资的城市。
  “重庆的金融开放创新之举涉及跨境投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外汇管理改革等多个领域,其中不少做法走在了全国或中西部前列,为重庆企业借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跨境结算等提供了更多渠道和便利。”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成为了重庆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和全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重要动力。
  据统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近7年来,跨境融资项目累计在渝落地逾200个,相关企业累计实现跨境融资180亿美元,且加权平均综合融资成本比境内低1.0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9月末,已开展2年时间的全市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规模累计达到153.4亿美元,128家企业因此大幅度提高了外贸企业跨境收付款效率,有效节省了企业“脚底成本”。

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创新
企业市民获得金融服务更便利
打开手机上的“数字人民币”App,调出支付二维码,通过扫描仪扫描。只听“滴”的一声响起,便成功完成数字人民币付款。
  11月10日上午,家住江北区南桥寺的市民刘敏在永辉生活广场店购买了一大包蔬菜、牛肉等生鲜食品。在收银台付款时,她选择了用数字人民币付款。“这种新的支付方式,跟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一样,非常方便。”她说。
  重庆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永辉超市150家门店已全部开通了数字人民币“扫一扫”的收付功能。
  今年3月31日,重庆成为数字人民币全国第三批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启动以来,重庆结合本地特色,主要聚焦16大类应用场景,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截至9月末,全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97万个、对公钱包14.4万个,可以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和单位已超过5.4万家。市民在吃喝、游玩、出行、就医、购物和缴纳税费等诸多方面,均可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
  “近年来,重庆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围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让金融服务更便利化。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只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数字金融领域,重庆积极引进培育金融科技企业,并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新技术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
  2022年9月,重庆银行上线了专为依托陆海新通道的出口企业打造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通道e融”。该产品基于企业大数据画像及出口应收账款情况,实现了线上申请、线上签约、线上自动授信、线上放款等全流程智慧融资。上线当月,重庆安第斯摩托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手机银行在线上提出贷款申请,当天就获得授信300万元。
  在科技型企业融资领域,2017年7月,重庆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质押物的融资痛点,在全国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企业凭借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结果,即可向参与试点的银行申请贷款。试点5年来,已有近万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280亿元。2019年11月,此项试点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并向全国推广。
  在绿色金融领域,重庆于2019年初开始申报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今年8月下旬获批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地方金融组织领域,2022年2月,重庆获批开展中西部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10月,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首次引入境外自然人投资者,落地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首单境外自然人投资挂牌企业项目。


“上门代厨”的生意能持久吗?


□工人日报记者杨冉冉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代驾”,但有没有听说过“代厨”?近日,“湖南一女子上门为年轻人代厨,做4道菜收费68元”的消息引发关注。而在社交媒体上,网约形式的“上门代厨”也悄悄火了起来,做4个菜从68—88元不等,菜单任选,私信接单,交易自由。

因需求增多而生
  同“代驾”一样,“代厨”服务也因需求增多而生。因为工作太累不想做饭的白领、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带娃的宝妈等等,外卖和预制菜吃腻了还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下馆子次数多了“囊中羞涩”,请厨师上门方便快捷又美味。“上门代厨”便应运而生,并逐渐火了起来。
  在小红书上搜索“上门代厨”,目前已有超过2万篇笔记,大量的年轻人涌进美食笔记的评论区,“嗷嗷待哺”找一位上门厨师。一般来说,下单流程先是提供服务的上门厨师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然后有需求的用户去评论、私聊,达成意向后“厨师”们在线下上门服务。
  有需求就有市场。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门代厨”相关企业呈快速发展态势,1—10月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高达73.7%。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较传统家政公司或餐饮企业提供的代厨服务,网约形式的“上门代厨”从业者以“90后”年轻群体为主,且代厨内容多为家常简餐。他们不一定拥有专业厨师的技能,但愿意尝试用爱好去变现。

存在诸多隐秘问题
  实惠、健康、家的味道……在家就能吃到“大厨”做的饭菜,听起来确实很“香”。
  但红火的新生意仍然存在着隐秘的问题,个人安全、订单纠纷、食品安全以及盈利模式等引起诸多质疑。
  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上门代厨”模式,都是依托社交媒体私信建立起来的联系,属于雇主和代厨人员你情我愿的交易,缺乏对于个人身份的核查和隐私安全的保障;订单成交的共识也是脆弱的,雇主对饭菜口味不认可可能导致费用的争议。如果“上门代厨”服务出现问题或产生矛盾、纠纷,双方需要自担风险。
  此外,“上门代厨”如何面对商业化的挑战也决定了这项业务能走多远。
  其实,“上门代厨”形式早已存在。一些传统家政公司和餐饮企业会提供“厨师上门服务”“私厨上门”“上门厨师”等服务。早在2014年,市场上就曾出现了许多“上门代厨”的项目,爱大厨、好厨师、厨临门等App,在短暂获得投资青睐后迅速熄火。
  这些传统代厨业务,多以团队形式出现在新房搬迁、生日派对、家宴接待等场合,主攻高端定制美食。之所以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其面对的正是商业模式的瓶颈。专业厨师上门,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一次动辄几百上千元的金额也只能是偶然的消费,无法发展成多次可持续的购买行为。

能否走得长远?
  新兴的“上门代厨”业务主攻一般家庭就餐,创业者是十足的“草根”厨师,他们不一定有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烹饪经验,厨艺刚好够满足家常需要,而更普遍的大众顾客其实只需要这样的服务。平价与高端的差距,也恰恰是两种“上门代厨”的最本质差异。
  已经有人从中找到了商机,从单打独斗逐渐组建团队,将代厨事业往公司化发展,甚至吸引了专业平台的做饭阿姨和专业大厨参与进来,立志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平台化的私厨团队”,把私域空间的点对点接单模式,迭代成专业O2O的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点对点”的新兴“上门代厨”业态能否走得长远,仍需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扎实锤炼。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从专业和制度的角度作出行业指导和规范,更好地保障雇主和服务者的权益,保证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