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96期 >2022-11-02编印

大足让石刻文化活起来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 陈一清
刊发日期:2022-11-02 阅读次数: 作者: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 陈一清  语音阅读:
  

大足让石刻文化活起来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 陈一清


(上接1版)
装上“加速器”,
在文物利用上促发展
 
 抓好文物利用是关键。大足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找准文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科学定位,统筹协调推进文物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文艺创作实现文物新表达。推动石刻文化与文艺作品深度融合,打造“天下大足·飞跃梦想”“天下大足·千年回眸”等演艺项目,拍摄《大足石刻》纪录片、数字4K影片《天下大足》和8K球幕影片《大足石刻》,创作《遇见大足》《赵智凤传》《韦君靖》《宝顶之巅》等小说、歌曲作品60余部(首)。
  二是以文创产品创造文物新价值。建设大足石刻文创园,引进雕塑、文创等企业143家;围绕“佛足”“六道轮回”“牧牛图”等大足石刻经典造像开发文创产品400余种,均深受市场欢迎。大足石雕列入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足石刻先后入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三是以产业融合引领新动力。坚持“文旅+”,以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为抓手,充分利用AR/VR、全息投影、5G等声光电新技术,创新设计夜间经济新场景,着力推动大足石刻文化元素走下崖壁,融入城市,真正实现“精美的石刻会说话”。以乡村振兴为支撑,重点抓好十里荷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和隆平五彩田园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提档升级;切实推进大旅游环线建设,加快提升“城景通、镇景通、景景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积极引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倡导发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遗产发展联盟,联动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等建立区域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扎实推进游客互认、门票互惠、宣传互动、线路互通,联合推出研学、康养、赛事等主题精品旅游线路6条,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合作圈”、升级“生活圈”。2021年,大足区接待游客29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4亿元,较2020年上升16.75%和25.67%。
  下一步,大足区将围绕“文物保护的样板、传承利用的示范、文旅融合的标杆”目标,持续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真正让大足石刻活起来兴起来,让四海宾客涌进来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