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龙水湖/大观总第65期 >2022-09-16编印

龙文斋
刊发日期:2022-09-16 阅读次数: 作者:□蒋作灿  语音阅读:
  

□蒋作灿 大足东北20余里,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九岭十三湾,恰似昂首回望的青龙,欲腾骧破空而去,山名青龙山,山下之镇故名回龙镇。
  龙文斋——回龙镇150年前的第一所学斋。这个由民间捐资建成的学斋,用短短30年的时光,养正毓德以兴学弘道,花开花落伴云聚云散,改变了回龙镇的教育格局,为回龙镇的教育发展,为大足区的教育繁荣,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个故事会告诉你,龙文斋是怎样在回龙镇创立和涅槃的。
  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那时的回龙镇叫作回龙场,稻秧返青之时,回龙场里正傅朝林,匆匆吃罢早饭,就往县城赶去。
  傅朝林字翠廷,已近不惑之年,浓眉大眼,机敏干练,是土生土长的回龙场人,其祖上在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四川来此,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傅家成为回龙场大户。
  傅朝林自幼饱读诗书,10岁便到县城养正斋就读,弱冠之年考中秀才,后来多次乡试赴考,却未中举人,前年父亲病故,母亲又多病,作为独子的他,只得放弃乡试,撑起家业。因他为人正直无私,豪放洒脱,被选为里正。
  前几天接县谕:回龙场与万古场、大堡场一样,属于大足无学塾的7个场之一,必须立即建立学斋。
  今天,傅朝林就是要把回龙场如何建立学斋的条陈亲自送到县衙。这个条陈,是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绞尽脑汁写出来的。
  傅朝林虽然未能中举而入仕,但他十年寒窗,满腹经纶,对于大足要在回龙场等7个场建立学斋之事,他是由衷拥护,坚决支持,因为他知道,大足现有13所学斋,两所书院,大都是乾隆、嘉庆时兴建。那时的大足,丁口数万,而今数十年过去,丁口已近15万,学斋却一所未增。纵观大足,本朝近200年来,中举者仅三驱刘天成一人,而相邻的铜梁,中举者多达8人。对此,傅朝林和其他大足学子一样,常常为此扼腕长叹,究其原因,都觉得这是大足学斋少、学子少所造成的。富贵人家可以请先生到家里坐馆授教,寒门子弟呢?由于无钱请先生启蒙授教,只能无缘斯文,致使大批天资聪慧的寒门子弟散落于市井僻壤,丧失了成为国家栋梁的机会。傅朝林深知圣人之言:有教无类。要做到圣人这样,学斋自不可少,故建立学斋,对于回龙场而言,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傅朝林童年就有一个梦,一个深藏在心底的梦:当童年傅朝林沿着崎岖的小路,前往数十里外的县城养正斋求学时,他心里是很不愿意的,他问自己,为什么回龙场没有学斋呢?尽管大都是两个长工轮流背着他前行,很少走路,但他还是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在回龙场建一个学斋,让读书的孩子免受路遥之苦。如今要在回龙场建立学斋,这个梦就要圆了,而且将由他亲手实现,心里是万分高兴、万分激动而跃跃欲试。
  傅朝林把回龙场如何建立学斋的条陈送到县衙,就是为了得到知县大人的面谕,使建立学斋之事,更加名正言顺而畅通无阻。想到这里,傅朝林不由得又摸了摸怀中的条陈。
  不知不觉,傅朝林来到大足县衙,门前几棵高大的黄葛树遮天蔽日,让树下插着肃静回避木牌的审案大堂,更显得肃穆、威严。
  傅朝林在后衙的书房内见到了知县王德嘉,寒暄之后,他恭敬地用双手将条陈奉上,然后默默地站在一旁。
  王大人接过条陈,挥手示意傅朝林坐在侧边的椅子上,仔细看起了条陈。
  王德嘉字仲甫,陕西城固县人,眉宇宽阔,面带威严。他一到任,看见大足“种桑者百无一二”,就立即提倡种桑养蚕,亲写《劝养蚕歌》广为劝谕,命人在属于官府的山地和城墙边种植桑树10万余株,并成立“蚕桑局”,传授养蚕技术,使大足种桑养蚕又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当王德嘉大人知道大足在本朝近200年来,中举者唯有刘天成一人之后,经过多次考察,采取了两个重要的举措:一是大足无学塾的7个场,必须增设学斋;二是提升大足教书先生的束脩,力争向铜梁教书先生看齐。
  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比他大一轮的知县大人,傅朝林不但钦佩他那出神入化的书法,更钦佩他的惠民之举——提倡种桑养蚕和增设学斋。
  王大人读完条陈,对傅朝林的见地颇为赏识,在褒奖的同时,对不足之处作了详尽的补充。并告诉傅朝林,要他关注教书先生束脩的提升情况。
  傅朝林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
  王大人告诉傅朝林,要在回龙场快速顺利地建立学斋,独木难成林,一定要有更多的乡亲参加、更多的乡亲支持才行。
  王大人还询问了回龙场种桑养蚕和其他相关事情,傅朝林一一作答之后便起身告辞。
  出了县衙,傅朝林顿感任重道远,信心满满,心中腾起一种豪气,喷薄欲出。
  回龙场以杨、龙、雷、傅四大姓为主。兴建学斋这样的大事必须得到四大姓族长的首肯。
  傅朝林叫人给雷家族长雷远明送去帖子,约他在雷家祠堂喝茶议事。
  雷远明人称雷大爷,已逾花甲,虽无功名,却也是十年寒窗,在雷家族长位上多年,为人豪爽义气,与傅朝林最是投缘,傅朝林能够成为里正,与他的极力推举分不开。每逢场中大事,傅朝林总是与雷大爷先行商量,统一意见。
  雷家祠堂与莲花寺紧邻,是雷家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雷家的社交场所,雷家商议家事,族中的婚丧寿喜,都在此举行。
  傅朝林进入之时,雷大爷已经先到了。才一坐下,雷大爷就急忙问起了捐资办学之事。
  傅朝林对雷大爷侃侃而谈,从亚圣孟子之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起,将兴建学斋视为造福子孙,兼济天下的大事。他认为,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兴建学斋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读书人应该鞍前马后,义无反顾。
  傅朝林虽然没有对雷大爷说出他藏在心底的那个童年梦,但这些铿锵的话语,已经完全感染了雷大爷。雷大爷决意与傅朝林一起,完成兴建学斋之举。
  于是,二人仔细商量了建立学斋的具体事宜。在龙文斋选址的问题上,二人的意见很统一,龙文斋就建在雷家祠堂内,既不用再去买地,也便于管理。
  最后,决定要为这个学斋取个响亮的名字。
  二人商量良久,觉得回龙场是“回龙望祖”的风水宝地,自然应有一个龙字。我们是龙的传人,学的是龙的文字,龙的文化,就叫龙文斋吧!
  大家都觉得龙文斋这个名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内涵厚重。于是,龙文斋成为回龙场第一个学斋的名字。
  第二天,回龙场乡贤们的喝茶议事会在雷家祠堂顺利进行,主要决议有几点:
  一、呈报县里,成立回龙学会,由雷远明为会长,管理龙文斋的一切事务。
  二、捐田土700挑作为龙文斋的底金。傅朝林捐400挑,雷、杨、龙三家各100挑,它的田租作为龙文斋的先生执教的束脩及杂支。
  三、捐白银120两修建龙文斋。傅朝林捐资80两,杨、龙两家各20两,龙文斋建在雷家祠堂内,故雷家不捐。
  80两银子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款项,时任大足知县的王德嘉年俸也只有45两。
  四、“聚集孤寒,延师教读”为办斋宗旨。凡回龙场子弟,均可免费入学龙文斋,但以可成才而家贫者为主。
  五、动员回龙场百姓,踊跃捐资办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捐资办学,造福子孙”这股旋风,刮遍了回龙场大地,许多百姓为建立龙文斋而慷慨解囊,就连青龙山下的永兴寺与回龙寺的僧人们,都分别向回龙学会捐赠田土40挑。
  兴建龙文斋的工作顺利展开,捐资纷纷到位,地基已平整,匠人也定好,只待开工。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傅朝林又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无情的大火袭来,把他家紧邻的油坊和纸厂烧为断壁残垣,更为严重的是大梁垮塌之时,造成救火的工人一死两伤。这时的傅朝林要赔偿烧掉的菜油菜籽,要安抚死伤,要恢复生产……这一切使得他不但花完准备捐龙文斋的银两,还欠了不少债。
  大家知道傅朝林已经到了卖田抵债的窘境,傅家族长找到傅朝林,准备将其认捐的80两银子,由傅家全族来共同完成。但是,他话刚一说出口,便被傅朝林以一句“为人做事,岂能言而无信”给挡了回去。族长只得作罢。
  傅朝林卖掉一些田产,用于对死伤的工人进行抚恤和恢复生产,但对于修建龙文斋的80银子,仍然没有凑齐。
  傅朝林的母亲傅杨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这天,傅杨氏专门在书房中找到傅朝林,询问了火灾的善后事宜之后,她告诫儿子,捐给龙文斋的400挑田土,其中的良田必须一半以上,绝不落人口实。傅杨氏说完,从柜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傅朝林,傅朝林狐疑地打开小盒子,却是一沓银票,几两、10两不等。再看看自己的娘亲,发髻上没有了金步摇,手腕上没有了翡翠镯子。原来,傅杨氏带领家中的几个女眷,典当了自己的一些金银首饰,凑集了50两白银。
  几天后,傅朝林终于将400挑田土的地契与80两银票交给了回龙学会的雷大爷,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转眼中秋节到了,建在雷家祠堂内的龙文斋,今天正式开学,先生带领学童们穿着新衣,整齐地站立在龙文斋的门前,以示对来宾的欢迎,众乡亲也齐聚于学斋门前,频频相对抱拳,以示祝贺。只听傅朝林大喝一声:上匾!霎时鞭炮齐鸣,欢声连天,几个年轻后生将一块宽大的匾额挂在了大门上方,上面浑厚有力的三个大字“龙文斋”虎虎生威,那是知县王德嘉大人的墨宝。
  不久,万古场的古香斋、大堡场的大雅斋等、大足新建的七所学斋先后开学。
  随着龙文斋的诞生,在回龙场的大地上,学斋如同雨后春笋涌现,回龙场的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傅朝林的慷慨解囊,得到回龙场百姓的拥戴,傅朝林的一诺千金,得到回龙场百姓的赞扬。清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9年,在傅朝林花甲寿辰之际,回龙学会赠送硬匾额一块,上书“积善延龄”四字。时任大足知县王松赠送硬匾额一块,上书“海屋添寿”四字。
  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废科举,兴学堂”席卷全国,龙文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大足知县唐我圻撤销龙文斋的学斋名号,改为高等学堂,使之成为当时大足6个高等学堂之一(县城2个,龙水、万古、三驱、回龙各1个)。回龙场同时由学斋改为学堂的还有:颜家庙蒙学堂、胡家庙蒙学堂、大庙蒙学堂(今回龙小学)、韦傅联立蒙学堂。
  龙文斋从学斋到高等学堂的转变,仅仅30年时光。历经30年栉风沐雨的龙文斋,宛如一颗流星轻轻掠过回龙镇历史的天空。那流星掠过时的绚丽,已经长留在回龙镇的记忆里,那流星掠过时的光芒,已经凝固在青龙山的襟怀中。
  回龙镇和他的后人们绝不会忘记龙文斋,更不会忘记出资建立龙文斋的先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