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58期 >2022-09-06编印

《大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
到202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3平方米
促进重点人群开展健身活动
刊发日期:2022-09-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
到202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3平方米


□新渝报记者胡玉龙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实际情况,大足区制定并于日前印发《大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提出,到2025年,大足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质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5%,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3平方米。

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实施计划》提出,全区将新建一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健身广场、智慧健身路径、市民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
  同时,推动补短板计划,加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广场以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依托天宫河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全民健身中心;结合河道两岸整治、美丽乡村道路改造,规划建设能串联各镇街的具有大足石刻特色的自行车骑行道、健走步道、登山步道。
  此外,全区将新建改建体育公园3个、健身步道50公里、全民健身中心1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数量达到1块。继续推动全区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军人(武警)的开放力度,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打造多元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实施计划》提出,大足区将持续丰富赛事活动,每年争取举办1次国际级、2次国家级、3次市级、4次区级大中型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区运会、区职工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活动,组织“部门运动会”“镇街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带动开展小型、多样、分散的城乡社区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打造,升级打造环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赛、国际男篮亚特拉斯系列赛、“大足石刻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业余围棋联赛等品牌赛事,培育建成“天下大足·石刻寻踪”定向系列赛、中国汽车漂移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

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
  《实施计划》提出,大足区将探索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新模式,支持全区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展示推广等活动。
  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工作,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
  《实施计划》提出,全区将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大力举办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推进实施具有本地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强化对青少年肥胖、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
  推广提升学龄前儿童健康素质的亲子体育游戏和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健身设施设备。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加快提升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开展老年人线上健身、健身器械使用指导和健身知识宣讲活动,广泛组织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加大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积极举办多种类多形式的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加大对有培训需求的残疾儿童的体育指导与训练。
  《实施计划》提出,根据大足区自然地理条件和不同人群需求,开发大足特色体育消费产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等休闲体育消费新空间,增强体育消费粘性,深入挖掘体育消费新增长点,完善体育消费长效增长机制,激发市民体育消费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