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 王雨诗 邓小强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而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大足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医疗卫生执法大队面对疫情“大考”,坚持“疫”刻不松,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职能作用,全面部署开展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该执法大队共5人,承担着全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等执法职能,是确保疫情防控依法有序开展的一支关键力量。8月18日,记者跟随执法大队的队员,“当”了一天“执法人员”。
佩戴执法证件、执法记录仪,带上执法文件,在该执法大队大队长唐明静的带领下,上午11时,执法人员来到大足正诺口腔门诊部。
“我们首先要检查的就是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看他们是否有规范化的管理。”唐明静介绍,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示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清楚,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在预检分诊区域,记者看见“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接诊登记表、消毒登记表、消毒用品等也整齐摆放在桌面。
“严格落实‘三码’,正确登记接诊信息,是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有序流动和轨迹有效追踪的必要保证。”唐明静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查看登记的信息,“你看这里,现住址登记的内容不够详细,只有小区名称,没有具体的楼栋和房号,如果发生疫情,就为信息溯源增加了工作难度。”
检查完预检分诊,该执法队队员夏昌荣、谭清明等来到诊室,检查机构是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医疗机构内场所和空气消毒,以及就诊时实行“一人一诊一室”,避免扎堆就诊。
“诊疗器械在这里要完成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等流程,任何一下环节都不容小视。”队员张桃来到消毒供应区,检查机构是否按照标准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器械都得到有效的处理。“我们要看的就是消毒产品的命名、是否在有效期内,消毒是否达标等,如果检查出不合规定,就要进行整改或行政处罚。”张桃向记者介绍。
随后,在医疗废物暂存点,执法大队还检查了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等工作。
“其实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就是要细微深入,每次检查内容都差不多,但就是要反复看,反复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唐明静说,医疗机构作为患者的首诊场所,是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发挥“哨点”作用。
在疫情发生之初,该执法大队常常奔赴辖区各个医疗机构,反复地指导各医院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的设置;行走于各个乡镇的卫生院、卫生室、诊所等医疗机构,强化基层疫情防控措施,守住疫情防控基层门户;穿梭于各个药房,打击非法行医,严查疫情期间消毒产品质量,有序规范障疫情期间医疗市场秩序。
“疫情常态化后,各个医疗机构很容易‘疲劳’,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唐明静说,他们将不定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从严从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筑牢疫情防控监督防线,确保全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