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黄兴
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大招商项目线上签约举行,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70个,合同投资额2121亿元,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信息及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这批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壮大重庆智能产业。
据悉,重庆以智博会为平台,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领域,同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对接并达成合作,合同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共有54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达80%。
智博会重大招商项目线上签约昨日举行
签约项目70个 合同投资额2121亿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届智博会共签约项目18个、合同投资额833亿元;软件信息及科技创新领域签约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330亿元;电子、装备等领域签约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224亿元。此外,还签约了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项目。
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招商部门将对本次签约项目进行台账管理,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助推重庆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现场打探>>
这些“黑科技”惹眼
最大起飞重量大于650公斤,甚至可以载荷一辆汽车的飞行器;平地移动速度可达3.5m/s,遥控距离可达1km的八足轮腿式特种机器人……这些硬核的“黑科技”产品在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2智博会”)上随处可见。
软件: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可靠助手
在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展台,其展示的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是面向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数值计算软件,具备强大的底层数学函数库,支持数值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优化、算法开发等工作,并通过SDK与API接口,扩展支持各类学科与行业场景,为各领域科学家与工程师提供优质、可靠的科学计算环境,填补了国产科学计算软件在通用型软件这一领域的空白。
未来建筑:“会呼吸”的房子
在北大重庆研究院不远的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所奇特的“房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栋“会呼吸”的房子,这栋房子是“微能耗”或“低能耗”健康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这套房子装备了THO衡温衡湿衡氧气候系统,是传统中央空调的升级迭代产品,一套系统可解决空调、地暖、新风、加湿、 除湿、净化器全部功能,系统可节约投资60%,节约运行费用30%。”工作人员介绍。
机器人:可适应多种典型地形
八足轮腿式特种机器人是重庆大学在本次智博会主要展示的“黑科技”产品之一。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将轮式移动与仿生足行相结合,兼具了轮式移动效率和足行越障能力,可适应平地、草地、台阶、斜坡、沟壕等多种典型地形,平地移动速度可达3.5m/s,续航能力3小时,最远操作距离可达1km,在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灾后搜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上游新闻
民生视点>>
信息共享 住房公积金查询提取更方便
一直以来,公积金业务办理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上,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展示的住房公积金实时大数据平台,可与28个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助力实现公积金业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据了解,重庆市住房公积金实时大数据平台可多维度、多层面分析评价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该平台兼具多项功能,不仅能展示当年各省市转入我市、从我市转出的公积金金额和人数,全国各省市转入重庆、重庆转出至全国各省市的Top 10城市排行榜,以及当年全市公积金人数转入、转出比;还能展示线上渠道实时访问量以及服务事项明细,实现了“一渠道注册,全渠道通用”的模式,为用户提供“看、查、问、办”全方位在线便民服务近60项。
“平台同时展示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住建部、公安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情况。”据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通过打造统一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共享平台,与28个机构实现信息共享,涉及身份、房产、婚姻等多个类别,利用信息共享推行全自动的业务智能审批,助力实现公积金业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现场还展示了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楼盘3D地图,该地图运用大数据平台,在3D地图上直观呈现公积金贷款楼盘信息,包括楼盘位置、楼盘模型等,支持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职工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据华龙网
亮点点击>>
IP共创:《英雄杀》手游联动大足石刻
近期,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跨界融合动作频出。在8月22日开幕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多款IP共创合作项目亮相。其中,腾讯光子旗下卡牌竞技游戏《英雄杀》与重庆大足石刻联动,发布联动合作纪录片,以IP共创讲好大足石刻故事。
重现大足石刻修建历程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最具特色。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于两宋,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雄杀》手游在本次大足IP共创版本中,围绕“五山”为背景故事,设计了15个关卡挑战。玩家可通过关卡故事背景、NPC(非玩家角色)对话等方式,了解大足石刻跨越数朝的修建历程。游戏同步创作出韦君靖、赵智凤等5位石刻守护英雄的数字形象,将这些石刻匠人的传奇故事在游戏闯关剧情中一一呈现。
此外,《英雄杀》手游美术团队创作出14幅基于石刻及大足风格的手绘背景图片,用更生动的数字内容形态,呈现出大足石刻壮阔的摩崖造像景观以及精湛的石雕艺术。
《英雄杀》游戏制作人张俊介绍,创作团队先后4次前往大足石刻实地采风,学习有关大足石刻的历史知识,了解石刻造像工艺。同时邀请到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深度参与到玩法的设计,严格把关大足石刻修建历史故事呈现内容与方式。
IP共创,让石刻文化延续下去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表示,这次大足石刻与《英雄杀》手游通过内容共创以及数字化的方式,讲述了大足石刻的故事,在年轻人群当中构建了大足石刻新的形象,能让更多年轻人可以了解大足这座石刻艺术宝库。“石刻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让石刻文化和故事延续下去。”米德昉说。
据介绍,新文创合作内容将于9月初上线。张俊表示,以数字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正在为新时代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搭起一座桥梁。此次《英雄杀》手游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合作,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次创新实践。“我希望未来我们和玩家可以通过更多创新的方式,助力历史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张俊说。
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现场,中共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与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腾讯光子《英雄杀》项目将通过前沿技术及数字内容产品活化大足石刻,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科技+文化,未来大有可为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游戏行业基于积累的渲染、建模等技术能力,为文化遗产线上展示、传承保护提供广阔空间。
一份由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将近90%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其中80%的年轻人都是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越来越依靠数字化渠道。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博单位与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助推前沿数字科技与古老文物的有机结合。
专家表示,灵活运用新技术,推出音乐、游戏、动漫、影视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周边产品,既能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升文化遗产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据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