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亮出“十四五”城市更新提升目标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达到1亿平方米
8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日前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进行解读。《行动计划》围绕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城市更新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人居环境、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
建设市级绿色示范社区100个以上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岳顺介绍,根据《行动计划》,“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更新提升的具体目标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开发强度、组团规模、人口密度、环境质量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达到1亿平方米。
二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全市高铁通车及在建里程超过2000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1200公里,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达到7000公里、山城步道达到900公里,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5万个。
三是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构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建设市级绿色示范社区100个以上。
四是安全韧性能力稳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韧性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
五是智慧城市特征日益明显。市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基本建成,“CIM+”应用体系初步构建,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达到600所,智慧医院达到1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六是城市人文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开放利用,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全覆盖。
提速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主要围绕提升城市的5个水平、4个品质,提出了9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坚持规划战略引领,优化空间发展格局,统筹“三生空间”布局,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加快构建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二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与一流城市“等高对接”,提高建设标准,推动建筑设计出精品、出亮点,创建品质工程,多维度、多视角突出“立体城市”风貌,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要求,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持续开展“马路办公”,进一步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下足“绣花”功夫,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四是提升城市交通水平。畅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合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实施轨道交通“1000+”成网计划,提速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马路上的老城区”。
五是提升城市韧性水平。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统筹城市建设和防灾减灾,增强基础设施韧性,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强化城市风险防控,提升城市应急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有韧性。
六是提升城市经济品质。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题,营造创新生态,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加快产业“补链成群”,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
七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完善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开展城市更新试点示范,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精准提供“全龄化”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八是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四山”保护提升,做靓“两江四岸”城市主轴,加强江心绿岛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九是提升城市人文品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城市“书香气、文化味”。
统筹“一区”与“两群”、功能与品质
岳顺表示,重庆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与重庆“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专项规划上下衔接、等位协调,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统筹“一区”与“两群”。《行动计划》围绕做强“极核”、带动“两群”、联动“双城”,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大力支持“两群”地区差异化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加快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伐,强化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路径。
二是统筹功能与品质。《行动计划》把城市功能提升放在首位,从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增强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城市布局优化、集约发展、精明增长。同时,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仅关注功能全不全,也关注品质高不高,在优先满足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品质的再提升,发挥城市功能的最大效益,让城市“内外兼修”“表里如一”,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需要。
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行动计划》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统筹城市建设和防灾减灾,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统筹当前与长远。《行动计划》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又从生态宜居水平、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安全韧性能力、智慧城市特征、城市人文魅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目标,还对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到2035年,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内陆开放高地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基本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