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37期 >2022-08-08编印

鱼跃龙门 智创万古
篇章一古斋旧址耀新辉
刊发日期:2022-08-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鸟瞰万古

鸟瞰万古

梧桐湖公园

梧桐湖公园

高新区“研博中心”(原古香斋旧址)

高新区“研博中心”(原古香斋旧址)

鲤鱼灯舞

鲤鱼灯舞

“鳝鱼面”

“鳝鱼面”

“鱼跃龙门”

“鱼跃龙门”

盐豆干

盐豆干

“水八块鸡”

“水八块鸡”

  

  这里,是鲤鱼灯舞之乡;
  这里,是全国重点镇;
  这里,“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
  这里,蜿蜒盘旋的巴岳山与亘古不息的淮远河“山水相依”,胜天湖21个岛屿宛如“翡翠”镶嵌其中;
  这里,就是大足区万古镇,一座被山水与人文浸润的美丽城镇。
  万古镇是大足高新区的主战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黄金分割点”上,辖区面积66.52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万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商贸百强镇、重庆市卫生镇、全国重点镇。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潮头,万古镇以建设“智能制造科创新城”为主目标,“高新特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三大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鲤鱼灯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卫生城镇、市级园林城镇、市级生态文明镇,为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添砖加瓦。

篇章一
古斋旧址耀新辉
  青石铺就长巷,飘散着淡淡书香,叩门行礼的学子将求学的步伐错落在时光里,诲人不倦的勤恳使文化的根基夯实在岁月中,引来万古长青。
  古香斋换上新衣开始讲述她的前世今生:
  《万古镇志》记载,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大足知县狄廷飏捐银并向社会募捐,置乡学13斋。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知县王德嘉,增设七斋,万古设古香斋,旨在让书香之斋,传承万古文化之魂。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古香斋的基础上兴建万古镇高等学堂。至此,万古辨文识字之人越来越多,文化气息也愈发浓厚。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全县共设上乡、下乡两所高等学堂,上乡设在县城,下乡便设在万古镇。下半县的学生均在此就读,颇有“十里八乡俊才尽入彀中”之意。
  而后孕育出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中共地下党员张列、川军抗日中将王元虎等诸多英才,无愧万古人杰地灵之称。
  如今,古香斋旧址焕新颜,高新区研博中心践行着古香斋的使命,继续向全国乃至世界输送着文化的血液。因此,鲤鱼灯舞保护传习所应运而生。它为鲤鱼灯舞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满足了开展传承活动和培养后继人才的需求。
  
篇章二
鲤鱼灯舞跃龙门
  鲤鱼灯舞,源于南宋,传承千年。万古百姓怀着对“鲤鱼跃龙门”的独特情怀和美好憧憬,由扎制鲤鱼灯笼悬挂于家门祈福到提挂鲤鱼灯笼于手中嬉戏;从闹元宵到赶庙会,进而演出推广。从“鲤鱼夺宝”到“鱼跃龙门”,承载着梦想的鲤鱼灯开始了舞动,凝聚起一代代万古人奋楫笃行、勇搏激流的精神。
  1953年,正值壮年的周树人回到家乡万古镇参加工作,因受家中的文化熏陶,便跟着老一辈手艺人开始制作鲤鱼灯,学习鲤鱼灯舞的表演。为进一步提升鲤鱼灯舞的表演效果,周树人日夜蹲守在鲤鱼池塘边细心观察,从鲤鱼产籽到觅食,戏水到卷草,春去秋来,捕捉到灵感的周树人将其融入到鲤鱼灯舞蹈当中。凭借出色的技艺,万古鲤鱼灯舞从县到省,多次参与汇报演出,声名鹊起。1957年,正值全国第二届民间文艺汇演,精美的鲤鱼灯舞进入怀仁堂,代表民间音乐舞蹈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正是不忘初心的非遗传承人肩负使命,赓续创新,才让非遗文化得以焕发全新活力。鲤鱼灯舞先后游进中南海、亮相《魅力中国城》。2009年9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2019年应邀参加国庆60周年天安门彩车巡游、国庆70周年天安门联欢活动。

篇章三
梧桐湖畔长新区
  万古场边有一个地方,名唤李家坝,坝顶有一泉流,当地人称“神水潭”,潭水长年不断,流到坝底低洼处形成一个湖泊。古人云:“修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们对美丽传说心向往之,遂在沿岸栽种了很多梧桐树。山为凤凰山,石是青龙石,小湖则自然得名为“梧桐湖”。
  如今,在梧桐湖畔“生长”起来的大足高新区,于2020年获科技部核定为国家火炬工业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2022年获批重庆市智能电梯产业示范园、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园,建起了全市最大的电梯和摩托车生产基地。今天的万古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道致远的格局,携手八方英才奔赴“智能制造科创新城”。
 
篇章四
黄金梨树解乡愁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万古镇黄金梨生产基地,一片片梨林枝繁叶茂,一个个又大又圆的“黄金梨”压弯了枝头,阵阵梨香沁人心脾。
  黄金梨因其表皮显现出金黄色而得名。皮薄、汁水多、甜度适中,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冰镇后品尝起来比消暑的冰粉还过瘾。
  2003年,万古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成立,共同打造了“万生牌”黄金梨,经认定为绿色无公害水果,被农业部授予“优质早熟梨”称号。2008年万古建立黄金梨专家大院,与重庆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形成产院合作,达成服务协议,派出多名农技人员入户指导。
  万古黄金梨远销广东等地,备受好评。在扩销中还为外地务工的家乡人带去亲切的问候,咬上一口黄金梨,那是浓浓的“乡愁”在舌尖味蕾流淌。

篇章五
佐酒下饭水八块鸡
  胃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感情的。万古特色的水八块鸡、鳝鱼面、白泡粑、盐豆干,便是小川东道上旅人们最独特的记忆。
  其中,水八块鸡(香麻鸡片)最负盛名。这道菜以香麻鲜嫩著称,火候刀功极为讲究。采用当年散养的公鸡,宰杀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用刀片成大小相等带骨的薄片,淋上调好作料即可上桌,是一道佐酒下饭的好菜。
  关于它的来历还得追溯到清朝末年:
  家住万古镇米市街的李恩浦,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编入驻成都的清军,在清朝一位名叫玉昆的将军手下任标统(相当于团长)。玉昆是满洲旗人,不喜欢吃辣椒但偏爱鸡肉,他的私厨便以土鸡为材料专为他制作了几道私房菜。席间,玉昆特意叫来爱将李恩浦一同品尝。李恩浦食用后甚是喜欢,便私下去找大厨学会了这道“带骨鸡肉”的下酒菜。1912年,李恩浦解甲归田,回到万古,这道私房菜也就在万古继承了下来。由于过去的酒席每桌只坐8人,每人只有一片煮熟带骨鸡肉,在调好的佐料中蘸一下就可以食用,因此这道菜也被称为“水八块鸡”。
  在大足区荷棠飘香美食文化节上,水八块鸡荣获“二十道大足美味”称号。
(本版文图由万古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