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35期 >2022-08-04编印

刻石为梦 跃马千年
刊发日期:2022-08-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马跑广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跃进湖

跃进湖

石门山石刻

石门山石刻

唐赤英塑像

唐赤英塑像

食用菌

食用菌

  



  大足区石马镇位于大足东部,距大足城区12公里。总面积51.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88个社,总人口3.5万余人(其中城区人口0.6万人)。镇域内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1998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近年又获评“中国最具人文魅力特色名镇”“全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
  这里,梦想在石壁上讲述了千年,巧夺天工的石刻艺术成就世界文化遗产;这里,追梦的人在苦难中寻求光明,英雄在这里出生,从这里出发;这里,铭记民族危亡民生苦难,团结崛起在追梦路上;这里,披星踏霜千里行,不倦奔波是使命,建设者们将这里变成充满梦想、近悦远来的乐土。
  这里是刻石为梦、跃马千年的大足石马。

故事一
这里的名字有故事——石马的源流及历史
  石马镇,最早的历史记载来源于《大足县志》。据《大足县志》载,石马是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由龙水镇划出建立马跑乡。民国29年(公元1940年)与因石门山石刻而得名的石门乡合并,改名石马乡。取石门乡的“石”字,马跑场的“马”字,合成石马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大足县设九区两镇57个乡,笫五区叫石马区,石马就是五区的代名词。之后撤区并乡建镇,区机关附近的“团结”“协和”乡撤销并进“马跑”,曰“石马镇”。
  马跑场时期,石马马政兴盛,涌现出川西地区的赛马产业,孕育了常胜冠军曾鹏程。
  曾鹏程生于清光绪年间,马跑场人,家境优裕,酷爱骑马游玩。赛马活动兴起后,他曾以800银元购置了一匹骏马,起名早凌马、八百红。前者意为凌晨铃起知马醒,后者意指马价。曾鹏程极为爱护该马,为其建了过冬温室,夏季则设帐防蚊,并聘请陈驼子做马夫,精心饲养和训练,人马相通,如臂指使。他骑马比赛时,常刻意居后两位,不在首位徒耗体力,冲刺时提缰示意,马儿迅疾加速,飞过终点。赛后披红挂彩、鸣炮庆祝时,其马还会点头致意。清末民初,该马为主人连续九年赢得赛马冠军。
  曾鹏程的赛马故事,反映出了当时马跑场马政兴盛、商贾繁华,是清末民初石马地区生活的精彩注解。今天的石马在发展中传承“赛马”精神,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特色石刻文旅小镇。

故事二
千年寻梦,精美的石刻会说话——世界文化遗产石门山
  石门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五山”之一。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门山石刻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结束,位于石门山之巅,因其山两巨石夹峙如门故名。石门山石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
  据载,淳熙九年二月,昌南郡(即昌州)从事郎酆柽据朝廷要求,从米粮镇至石门洞考察流亡灾民。事后,他游览了石门山,盛赞其摩崖石刻“像无定刻,或仙或释,或诸鬼神,千百变见,混为一区”。石刻诗中酆柽记录了当时大足灾民的悲惨境况:“匍匐孩提童,伛偻百岁翁。饥妇更啾唧,黧面头莲莲。悲啼雨垂泪,枵腹雷转空。”这一幅令人心碎的饥民图画被鄂柽永远定格在石门山冰冷的摩崖上,也让祁风雨顺、五谷丰盛成为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的美好祈愿。
  2022年,石门山石刻修复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故事三
追梦的人从这里出发——革命烈士唐赤英的故事
  唐赤英,原名唐子文,字泽英,生于1903年11月24日,现大足区石马镇新立村7组人。他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黄埔军校毕业生,是刘伯承元帅留苏的同学,是贺龙元帅在洪湖的亲密战友。
  唐赤英7岁发蒙,在石马镇月塘湾、拾万场读私塾,万古高等小学毕业,1919年春考入重庆公学。1924年11月7日,唐赤英考上武汉大学。第二年春天,他考入黄埔军校。唐赤英在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编入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唐赤英在大革命中认清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派唐赤英等到苏联高等步兵学校学习,班上成立党支部,唐赤英任支部书记,刘伯承任委员。
  1931年3月,中共中央派唐赤英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红三军参谋长。1931年9月10日,唐赤英到上海开会,向中央作了长篇书面发言,批评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造成的重大损失。他回到洪湖,与夏曦执行的“左”倾路线进行了激烈斗争。
  1932年6月,国民党对洪湖地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夏曦冒险指挥打仗,洪湖失守。红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参谋长唐赤英等密切配合作战,打破沿途敌军围追堵截,挽救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2年10月,夏曦下令抓捕唐赤英,并在湖北鹤峰县茅坝将30岁的唐赤英杀害。1945年,党的七大追认唐赤英为革命烈士。
  为了纪念唐赤英烈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革命信念,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1993年1月,大足县政府在烈士陵园塑造唐赤英雕像,2015年在烈士陵园修建了唐赤英广场。2020年,石马镇太平社区开建唐赤英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

故事四
这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发生在马跑教堂的故事
  石马真原堂原名马跑教堂,教堂坐南朝北,为哥特式建筑,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由经堂、钟楼、附楼、神父楼、圆顶餐厅、楠木园、后花园等组成,钟楼高30余米。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马跑教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8年大足爆发教案,石马燕子窝教堂被毁。事后,清政府赔款白银100万两,在马跑场口新购土地,由法国传教士罗兰神父主持修建马跑场教堂。马跑教堂于1904年动工,1907年竣工。后增修钟楼、小教堂与大教堂。
  抗日战争时期,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同重庆天主教修道鲁女士共商发起成立难童教养院,附设于马跑场(今石马镇)天主教真原堂内,收养沦陷区难童150人。石马人给予这些孩子关爱与温暖,让孩子们记住耻辱与苦难,从而激发了团结抗日的报国热情。至新中国成立之际,教养院还剩30名难童。1950年,在土匪暴乱中,难童全部离开,教养院自然消失。
  2012年,马跑教堂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性修缮,修缮后的马跑教堂是西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在用教堂。目前,作为建筑景观,拟以婚庆主题招商引资。

故事五
这里是乡村振兴的热土——林下食用菌产业的故事
  石门村位于石马镇北部,拥有数百亩青杠树林,受气候、水分、土壤等地理因素综合影响,出菌环境优良,林下生长的野生鸡枞菌、牛甘菌、竹荪菌等食用菌达数十种。长期以来,每年6月到10月是野生菌种生长的高峰期,周边居住的老百姓总会到石门山青杠林下捡拾野生菌,石门村黄桷湾就自发形成了一个蘑菇集市,吸引着周边乡镇、区县的群众争相前来买菌。
  2019年,石马镇党委书记李春艳针对石马镇缺乏特色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的问题走访石门村,了解到石门村已有数十年的菌菇产销历史,循着这一线索,邀请西南大学刘亚敏教授、成都农林科学院曾先富教授驻场调研,经实地查访收集数据后,得出了“石门村青杠林地资源丰富,气候土质适宜发展菌菇产业的结论。
  石马镇党委、政府以此为依据,着力规划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相关政策,创新推行“企业+村集体+高校+电商平台”四方合作模式,成立重庆足韵菌香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菌种研发——带动群众广泛种植——生鲜——深加工——打造食用菌优质品牌的全产业链。该项目流转土地1000余亩。2020年,试种大棚羊肚菌5.58亩,林下种植赤松茸30.50亩,大棚竹笋5.02亩,亩产值分别达5.85万元、3.63万元、4.96万元,基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显。于2021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成渝食用菌文化节,与四川金堂食用菌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基层联动。2021年9月推广种植300亩,石门蘑菇集建成投用,2022年启动菌种研发中心建设,力争打造成为食用菌供种基地及农副产品重要交易区。
  目前,食用菌体验馆研发推广了以大足黑山羊和羊肚菌为原材料的双羊邂逅、野菌鸡汤、泡椒竹荪蛋等全菌宴菜系。石门村的经验正在全镇推广,力争走出一条林下特色产业的发展之路。
  (本版文图由石马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