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17期 >2022-07-11编印

桃李芬芳三乡地 匠心独运智凤魂
刊发日期:2022-07-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吾悦广场

吾悦广场

石刻大道

石刻大道

半边街

半边街

登云桥

登云桥

  

鸟瞰智凤。
大足东下道口

  智凤街道,因南宋名僧赵智凤而得名,是大足区东面门户。明清时期为米粮里地,清末宣统元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县以下实行乡镇制,始设立弥陀乡,乡治驻弥陀场;民国元年撤销弥陀乡建制,并入东关镇;民国17年从东关镇分出,复置弥陀乡;1949年12月大足解放,承民国时期的旧镇乡制;1958年成立弥陀人民公社,1984年,撤弥陀公社改置弥陀乡;1993年,弥陀乡和登云乡合并而成弥陀镇。2003年弥陀镇和米粮乡合并为智凤镇。2014年,改智凤镇为智凤街道。

故事一 圣僧智凤修宝顶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七月十四日凌晨,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打破了昌州府大足县米粮乡山坳的平静。赵延富五十得子的消息随着这一声哭声,传遍了半边街。街东头的张婆婆逢人便说,那天早上赵延富家屋沿上站了一只灵巧的金凤凰,半边天都是亮的,所以赵延富这个儿子就取名赵智凤。于是米粮乡到处都有人说“好事做了好事在,儿子儿孙有顶戴”。意思是说,赵延富家做好事、善事多,这个儿子将来有大出息。
  不过命运总不是人们所能预料得到的,赵智凤没有当什么官,却是入了佛门,他用毕生精力,主持营建了规模宏大的宝顶山石窟,将佛经里的佛学理论、佛传故事活灵活现展现在石壁上,实打实地反映了宋代百姓的生活状况,成了一代圣僧。
  赵智凤天生聪慧,后天勤奋,刚到16岁时,就把师傅所授的佛学知识烂熟于胸,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父鼓励他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于是,南宋开禧元年的一天,赵智凤便开始外出云游生涯。在四川弥牟镇(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圣寿本尊院,他勤读经书,虚心求教。潜心学习3年后,他的知识丰富了,眼界拓展了,不仅医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对佛法更是有了深刻的领悟。学有所成的赵智凤立志要把自己学习参悟的佛法传播给大家。公元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20岁的赵智凤返回家乡大足。正值昌州地区旱涝横行,疾病肆虐,赵智凤就一边为百姓治病,一边潜心传教,普施法水,使佛教密宗的影响越来越大,信众也越来越多。
  大灾之后万物回春,赵智凤决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设一座大型佛教密宗道场。他先建起了圣寿本尊殿,名大宝楼阁(今宝顶山小佛湾和圣寿寺),用于信徒受戒和修行,并将该山取金刚不坏之意命名为“宝顶山”。
  随后,赵智凤仔细观察宝顶山的前岩后洞,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又四处化缘筹措资金,在宝顶山“U”形沟湾中,清苦70余年,穷毕生精力,带领一帮工匠弟子,雕琢了近万尊佛像,建成了广大宝楼阁(今大佛湾),为后世留下一处宏大的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石窟。
  宝顶山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上最后的丰碑。
  (据:《大足县志》《宝顶石刻铭文》)

故事二 米粮铺里选金子
  “米粮铺”,一座历经千年的著名场镇,是古川东道上县城东部的第一关隘。
  米粮铺的来历,据记载是与一块粮田有关。说在米粮铺黄桷堡有一块麻柳田,这块田看起来和其他田块别无二致,但土壤特别肥沃,尤其是种出来的稻谷,产量高、米质优,有“一碗泥巴半碗饭”之说。麻柳田的美名不胫而走后,麻柳田的所在地便以“米粮”命名了。唐代以后一千余年,米粮铺便是川东盐茶古道的必经之地,大约到了清道光年间,经弥陀、扎营坳到重庆的捷径被开辟出来,米粮驿道才慢慢冷清下来。
  米粮铺老街原是沿河而建,现在还能依稀看到一两处明末清初留下的穿斗房屋。两侧全是吊脚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场洪水冲毁殆尽,此后再也没有恢复,只留下横跨河上的桥和街道一边的人家,所以这里就叫半边街了。
  一代圣僧赵智凤就于南宋绍兴年间出生在这个地方。
  在赵智凤周岁那年,一位老者来到米粮铺,召集了十来个与赵智凤同岁的孩子,在他们面前摆了一锭金子与一碗米饭,让孩子们抓周,九个孩子都毫不犹豫地选了米饭,唯有赵智凤选了金子。
  后来赵智凤修宝顶山大佛湾长廊的中段时,就在20号的地狱变相图中刻画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其鬼史狰狞可畏、受刑人呼天号地,惨不忍睹。在这些令人不寒而栗顿生敬畏的造像下,却有一组图与之相反且极为生活化。但见一对夫妇端坐在侧,一穿着开裆裤的小儿立于膝前。妇人一手托着饭团,一手托着金子,慈爱地看着眼前的幼儿,任其挑选。小儿年幼哪知金子的价值,只识得米饭能解当下腹饥,右手向米伸去。
  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赵智凤在宝顶山石刻中留下了这道“一碗饭一碗金”的选择题。他用这个故事来帮助人们看清金子的光灿,也要知晓金子背后的荆棘;告诫人们想要追求更高的价值,也要明白路途艰辛。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贪一时之利,而忘却远方目标。
  (据《智风镇志》)

故事三 敦银桥变登云桥
  相传,现在的濑溪河古时叫赤水河,主要是因为从高坪山望乡台下来的山水一路狂奔而下,卷起两岸的红沙泥而得名。特别是到了中峰寺下一处名叫老鹰嘴的河段,更是水流湍急,暗含危机。可是这里又偏偏是川东路到重庆府的必经之处。不知什么时候建了一座跳登桥,桥面低于两岸数十米。书籍有载:行人车马“历阶以下,又复拾级而登,其负重者不免汗喘颠趾,而损舆蹶蹄。”山水暴涨则“桥卧波底,水泛桥上”,过往行人“坐视河干,望洋而叹”。岸边客栈李家院内一个姓陈的长工有个儿子叫仁义,大约十二三岁。这孩子不解:李家大院这么多有钱人,为什么不出钱,来修一座大桥呢?一问大人,却没人理他。
  一个中午,小仁义过河给东家送货回来,天上还挂着太阳,忽遇上游下暴雨,上游涨水不期而至,小仁义一下子被洪水卷入河中,本以为要结束年轻的生命,不料中峰寺里的一位老和尚,把庙里一块雕着莲花的木雕抛入河中,救了他一命。
  老和尚问小仁义长大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仁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比了一个砖头厚度的手势说:“我只想这么多银子,在这里修一座大桥……”执着朴素的善念,感动了中峰寺的老和尚,老和尚把毕生的医术传授给他。
  从此以后,每天白天在李家大院打杂工,晚上到中峰寺里跟老和尚学医。三年之后出师,行医昌州所辖的昌元、静南和大足三县。又三年积攒了“一敦”银子,筹集了一等石料,请了数十名修桥的石匠,用了一年时间,在老鹰嘴的河段上修建起一座三孔石拱大桥。桥基之坚固,后人说“可以垂诸数百年”。
  通桥那天,来了好多捧场的乡亲,还有专程赶来祝贺的客商,众人感谢陈仁义的善德,要把这座桥取名“仁义桥”,陈仁义却坚持说:“哪有做了一点小事,就想别人惦记,那不成了伪善人?”
  还是刚刚云游回来的中峰寺那位老和尚,一边点头,一边说:“这桥就叫敦银桥吧。”
  千百年后,濑溪河畔的子孙们,不知什么时候就把“敦银桥”叫成了“登云桥”。
  (据《大足县志》)(本版文图由智凤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