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青衫
目前发现重庆的最早的私塾记录,是在东汉的南川。儒士尹珍(贵州牂牁人,其老师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曾到南川云济桥(现龙济桥)设馆教学。这个馆,就是私塾。只是这位尹老师没有教多久就闪人了,不过,也算给重庆留下了一个“最早”私塾的记录。
南宋初年的文人叶梦得(1077-1148),在他的《避暑录话》一书中,记录了重庆一位塾师(私塾老师)的故事。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人士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甚重爱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能略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而不倦。”
叶梦得的老爸叶助,曾经在达州当官,叶梦得从小就跟他爸到处走,也在达州待过一段时间。
这位乐老师,显然是一位私塾老师,“生巴峡间”,应该是生于三峡奉节一带,算是重庆人。那时的私塾老师,生存状态似乎不太好,这位很有学问的塾师,“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两间做教室,一间做家人的起居室。
乐老师是个耙耳朵,家里穷,经常揭不开锅,老婆的脾气也就当然不会好,乐老师则总是笑嘻嘻的,逆来顺受。
一天,过了中午,家里没米了,老婆一气之下,冲到教室,拿起教鞭,抓住乐老师的衣服,给了乐老师几下狠的,乐老师急忙挣扎开,刚刚跑出教室,就摔倒在地,孩儿们一边大笑一边扶老师起来,快乐得不行。唉,叶梦得这家伙不地道,怎么能把乐老师的笑话写进了他的书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开始普及的一个时代。陆游有首诗“秋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自注云“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农村冬学老师教的熊孩子们一天到晚闹麻了,这位傻乎乎的教书先生却非常护犊子。而且一天到晚懒得很,教完书就蒙头大睡,而且不正脸看人,一幅又蠢又拽的模样。
到明清时期,私塾发展最为迅猛。
《大足县教育志》对这时期的重庆私塾有个大致描述:重庆私塾分为两个大类,散馆和专馆。散馆,就是塾师在自己家里设馆,四周小朋友到塾师家里求学。专馆则是请的家庭教师,既可以是有钱人请个老师来家里,专教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以祠堂、会馆、村庄为单位,大家集资请一个老师来教大家的孩子。
磁器口鲤氏学舍办学于乾隆年间,旧址在现磁器口大门不远处的翰林院茶馆。这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族塾。族塾,即一个家族办的私塾。鲤氏学舍,为清初磁器口孙氏家族的族塾,很多孙家以外的人都来附读,附读也是要交钱的。
这家私塾以考取了黄钟音、段大章两位翰林闻名遐迩。
私塾只有一个老师,也不分年级,几岁的和十几岁混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时候毕业一说,要么考起秀才去读县学府学,要么认得字就可以回家了,反正只要按年交学费,你可以读到地老天荒。
不过,一般来说,从启蒙识字开始,到会写像样的八股文和应试诗,差不多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叫“十年寒窗”。
教私塾挺辛苦的,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孩子凑在一堆儿,连教材都不一样。小明开始学《三字经》了,小勇可能还在认“人口手”,有的小朋友刚开始对对联,有的就已经背完《论语》了。
私塾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启蒙学校。厉害一点的塾师,可以教到同学们写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绝大多数塾师,自己也不过是个落第的童生(没有考中秀才的就叫童生),所以最多也就能完成蒙学而已。
那时私塾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四门功课:写字、读书、作文、珠算。其中,写字、读书、作文三科是重点。
古人重毛笔字,字写得不好,根本不要想有上升空间。所以古时候读书人的毛笔字都是幼儿学,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大多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写得好。
私塾教读书,重读不重讲,也就是一个“死记硬背”。估计老师都没有学通,所以只好用笨办法,背下来再说。每天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反复背之前背过的,这叫“温书”。每月初一、十五,要集中把以前背过的全部拉通再背一遍,这叫“温长书”。
学童把该背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韵各书都背熟后,就开笔。一般要学三年才有资格开笔,开笔从对字、联句开始,然后写一句两句作文,陆续开始学习写诗,这些叫“窗课”。
每年正月十五大年后,各私塾塾师就要在自家门口和十字路口张贴写在红纸上的开学通知(招生广告),内容是“某(塾师的姓)馆择吉于某月某日上学大吉”。家长们见通知,就去私塾和老师面议“束脩”(学费)。根据有钱无钱、学童年龄大小、已经学到什么程度来收费,价格都可以商量。
在古代,每个私塾的装修都差不多,必须供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开学时,要对孔子像焚香三跪九叩,然后再跪拜老师。
塾师的讲台上,必须有批红(批改作业)用的红色墨水,还有砚台一个、戒方(类似惊堂木的东西)一块、篾板(竹制,长约两尺,用于打手板)一根、签筒一个(有点像算命用的抽签的竹筒,里面装满竹签,上面写着学童名字,用于记录上下学、抽背书的轮次),最后还有一根签板(上厕所就去领一根,还没有回来之前,其它人不得上厕所)。
老重庆的私塾,束脩按年计算。根据老师的水平和知名度,以及学生家里贫富程度,一般一年从三五斗谷子到三五石不等。学费可以一次交,也可以两次(端午、中秋)、三次(端午、中秋、春节)交。开学时间多在正月中下旬,一直上到次年正月初一才放春节长假,这期间只有三天休息(端午、中秋和圣人节,即8月27日孔子诞辰)。
每天教学时间,上午8时到12时,下午2时到6时,中间不休息,不许离开座位,撒泡尿都要先拿签。一有不对,就板子伺候。哪像现在的老师,根本不敢碰孩子一根指头,那时候,打手板是家常便饭,严重的还要打屁股。
通常是上午识字,下午背书。从逐句背、逐段背,到背熟一本,这叫“包书”,读完若干本后,还要一起通背,有时候要求一口气背十几本。
从清末到民初,政府开始推行私塾改良运动。
江津是重庆地区最早推行私塾改良的地区,1909年就成立了私塾改良会,第二年,清政府学部(类似现教育部)颁行“私塾改良章程”,要求各私塾先教政府规定的教科书,然后才准教四书五经。但是这项工作,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没有完成。
从綦江的数据看,到1936年7月,全县268所私塾,无一所完成改良,到1939年,抗战都两年了,綦江还有220所私塾,其中完成改良的只有40所。
1949年后,重庆还有大量私塾存在。
据《重庆教育志》记载,1949年,铜梁县有私塾161所,学生3252人;1950年,璧山全县有私塾170所,学生2907人,潼南也有100所。到1953年,江津白沙一个镇,就有私塾38所,塾师51人,学生870人。
直到1960年代初,重庆私塾才全部停办。
作者简介:司马青衫,重庆市文旅协会副会长、重庆美食评论学会会长、重庆历史文化作家、美食评论家。著有重庆十佳图书《水煮重庆》《重庆酒史》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