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5期 >2022-06-23编印

一城山水 半城海棠
刊发日期:2022-06-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棠香人家乡村美景。

棠香人家乡村美景。

晾晒﹃冬菜﹄。

晾晒﹃冬菜﹄。

市民正在赏花。

市民正在赏花。

清曾志敏书“海棠香国”。

清曾志敏书“海棠香国”。

  

棠香人家海棠花盛开。
棠香晨景。
(本版文图由大足区棠香街道提供)


  天下海棠无香,唯有此地独香。
  棠香街道,大足城区之一,辖区内海棠繁盛,商贸流通。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之意建大足县,历经千年沧海桑田、百代风云变幻,棠香街道成为大足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宜居城市的核心区、新城开发的拓展区、城市形象的展示区。
  历史沉浮,跌宕出无数的名胜古迹;文化积淀,成就了无数的故事传说。

“海棠香”飘棠城

  古昌州海棠独香,在唐代已经盛名远播。
  其记载最早见于唐朝的《百花谱》:“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世人珍为佳果。”说的是昌州海棠不但独具异香,还有美味“佳果”。《百花谱》作者贾耽(729—805),是唐代政治家,居相位13年,政绩卓著。他更是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著述颇丰,其功绩令人称颂。
  这个1200多年前昌州海棠“独香实”的记载虽然没有用“海棠香国”这个词,但它确立了昌州香海棠的“最早历史地位”。可以推定,在贾耽著书以前,昌州早已“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宰相著书立说,为昌州香海棠做了极好的宣传。因此,到了宋代,还有钟爱海棠的人“恨海棠无香”。
  “海棠香国”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海棠香国”较早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记》:“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可见,“海棠香国”这一美誉较早属于昌州。
  进入新时代,棠香人也喜欢广种海棠。从新建的海棠大桥望去,笔直的海棠路一直延伸到了北山脚下,道路两旁栽种了数百株海棠花。盛花期时,从远处看,一丛丛、一簇簇的花儿就像一片片红云;走近一看,一朵朵娇艳的花儿或吐露芬芳、或含苞欲放。
  近年来,棠香街道深入挖掘海棠文化,打造了“棠香人家”乡村旅游度假区,保存着昌州古城等海棠香国的遗迹遗风。目前,棠香街道惜字阁村已建设海棠园150亩,公园、城区道路节点等地种植海棠20多种。
  “我们还要种海棠,今年计划种2万株,明年计划再种2万株,五年内达到10万株。”棠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福明介绍说。

“书卷香”焕新景

  中国古代惜字传统的形成与科举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名额较前代大为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的崇文风尚。这一时期,劝人敬惜字纸的劝善书也层出不穷,如《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等。
  为敬惜文字,用过的字纸不能随意丢弃,或与其他杂物混放,必须置人字纸篓,收集起来专门焚毁,字灰也要在祭过仓颉后抛洒江海之中或专门埋葬。为培养惜字观念,人们在宣传中结合了因果报应等因素,如《文昌惜字功过律》中就有规定:“平生遍拾字纸至家,香水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长享富贵,子孙荣贵。”有些地区为集中焚烧字纸,还专门建起焚纸的惜字塔,并由专门的惜字组织义务收集,或雇人收买废弃的字纸、书刊等。
  根据《大足历史文化大观》记载,棠香多地修建有惜字阁,高达丈余。各地百姓相信“敬惜字纸,眼目光明”,因此眼睛有疾之人往往收集有字废纸倾入阁塔内焚烧。民国以后,随着现代观念的普及,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惜字阁再未复建,烧字纸之俗也从此中断。从修建的惜字阁来看,棠香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这种“书卷香”滋养着历代棠香人,延续至今。
  如今,棠香人将这种对文字的敬惜之情付诸于周边的环境。棠香街道的惜字阁村以惜字阁得名,2016年以来,惜字阁村开始打造“海棠园”。
  海棠园,占地150亩,内种海棠品种多且优,种植数量达到6000余株。在这里,可以赏田园风光、观娇媚海棠、品农家美味,尽享安静休闲愉悦的美好时光。棠香街道以人为起点,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河道治理、乡村旅游公路硬化、森林彩化等一系列工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公路将数十个大小旅游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往来的人客流量与驻留时间丝毫不逊于城中心,一幅大足版的“富春山居图”。

“十里香”寄乡愁

  冬菜,是很多棠香人记忆中的味道。大足冬菜形成商品融入市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冬菜,顾名思义,乃冬天播种、收获腌制而成之腌菜。由于大足独特的地理条件,从古至今,百姓就有种植和食用大叶芥菜的习俗,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裕盛通”酱园铺专门从事冬菜生产(《大足县志通讯》1985年2期)。从此,冬菜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
  据记载,因当年打造大足石刻的工匠较多,需大量蔬菜食用,为保证常年供应,勤劳智慧的古人在冬天枯菜季节,将剩余的青菜用盐腌制,装坛密封置于山坡之上,因腌制菜罈过多,部分腌菜三年后才得开坛。三年坛开,坛中青菜黑褐油亮,脆嫩浓香,深得匠人们喜爱,自此,这种腌制古法一直流传至今。因此,冬菜有“十里香”的美誉。
  大叶芥菜的特殊生长条件,正好适应了农民在冬季枯菜的需求,且农事空闲正好种植,自古至今,大面积种植大叶芥菜,已在棠香大地上蔚然成风。每年在白露到来时,精选大叶芥种子播种,在生长周期中施以农家肥,精心管理,历经两个月才可采收冬菜。
  采收来的冬菜须精心挑选,取其且嫩且壮之菜尖,划菜为“三刀四瓣”,然后上架风脱水,用精制食盐腌制,十几次揉搓装坛密封,露天存放三年以上,吸山水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三年后行开坛典礼,长者执锤破坛,冬菜方可溢香于世。
  自解放到实行公私合营时期,棠香街道多个酱园作坊因各种原因趋于倒闭,不少冬菜制作匠人息艺务农,终老山林,或远走他乡,另谋生路,致使冬菜生产走入低谷,制作技艺的传承景况不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足县政府对冬菜这一特色民间食品加强了管理,对产品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作了十分精细的工作,给大足冬菜这一地方特色食品注入了活力、迎来了新机。
  这期间,中国重庆大足海天石魂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在冬菜制作、销售方面异军突起,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菜农提供技术支持,对芥菜生长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严格质量把关。对外联络客商,拓展市场,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依托政府支持,企业推广,参与市场竞争,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为打造大足冬菜这一知名品牌闯出了一条新路,该企业生产的“石魂”牌冬菜不但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络,还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清香异常、味道鲜美、质地嫩脆……如今,品一口冬菜,已经成为四面八方干事创业棠香人的“乡愁”。

链接
>>东郭虹桥

  根据《大足历史文化大观》记载,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作为“大足八景”之一的“东郭虹桥”列入《乾隆大足县志》中。
  东郭虹桥在城东5里,原名东郭桥、东郭长桥,或简称虹桥,亦名东关大桥,横跨于濑溪河上,相传此桥始建于明末,清代以降屡有重建。《民国大足县志》称此桥在东关镇马家街与正街之间。桥上原建亭30间,以憩行者。又建有镇江楼,楼上祀神。旧时长桥卧波,如落彩虹,桥上人流熙熙攘攘,两岸街市错落有致,是大足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民国十七年(1928年),驻军旅长王士俊修建铜大马路时,拆除桥上亭阁与木板,改成石桥,以作公路桥,桥长49米,孔径8米。从此其景不再。

鄢枝碑

  此碑位于大邮路旁,是邮亭、珠溪、龙水等地进入城区必经之通道。解放前,鄢枝碑附近曾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
  据《城南小学校志》记载: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当地乡贤兴办义学,地点为鄢枝碑。1958年,创办城南小学。2021年,城南小学学校改扩建,学校旁的“鄢枝碑”原住居民全部搬离,但百年黄桷树依然挺立、书声琅琅。